本報記者 郭冀川 龔夢澤
11月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迎來閉幕式,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在閉幕新聞通氣會上公布,本屆進博會成交活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0%。
自2018年盛大啟幕以來,進博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它不僅是中國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璀璨舞臺,更是海外企業投資中國的熱門風向標、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快捷通道。
助推海外企業投資中國
七年間,進博會見證了海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逐步深入。達能中國、北亞及大洋洲總裁謝偉博已經連續七年參加進博會,他說:“進博會是我們加快將全球先進營養產品和數字化健康服務引入中國市場的重要窗口和機遇。進博會不僅是連接產業的紐帶,還聚攏各方需求與共識,幫助我們獲取更多的真知灼見,從而更好地指引未來發展。”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向記者透露,施耐德電氣已與多個領域的多家企業完成簽約,這些合作既涵蓋了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也涉及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些簽約項目,無疑展現了進博會在促進國內外企業深度合作、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強大力量。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拜耳在此次進博會上宣布,拜耳中國處方藥事業部已全面采用“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解決方案,為數千名拜耳內部用戶打造了一款全新的客戶互動平臺OPERA2.0。拜耳數字化負責人趙開宇向記者介紹,這個平臺將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拜耳在中國市場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朗智文對記者表示,進博會不僅是展示實力的舞臺,更是拓展市場、尋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平臺。他說:“江森自控通過進博會結識了眾多潛在客戶,并成功簽下了代表中國制造硬實力的關鍵設備訂單。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江森自控全球首展了多款重磅產品,我們將充分利用進博會的平臺優勢,將這些創新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感受到了海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熱切期待和堅定信心,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國內外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進博會期間,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簽訂進口整車與零部件合作備忘錄。2025年,一汽—大眾將向大眾汽車集團進口部分零部件及奧迪整車。作為中德汽車合作共贏的典范,一汽—大眾在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一個品牌1款產品,到現在的三大品牌30余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一汽—大眾為產業上下游創造近50萬個工作崗位,上繳稅金超過7000億元,更成為了國內首家產銷突破28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對記者說:“開放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全球經濟繁榮的必由之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進博會為各國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是中國擴大開放、攜手世界共同發展的生動寫照。”
國內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
進博會在積極實現海外企業“引進來”的同時,還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出海”擁抱新市場、探尋新機遇,成長為世界舞臺上的新一代領軍企業。
泡泡瑪特今年首次參展進博會便吸引了眾多目光。泡泡瑪特國際集團副總裁陳曉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泡泡瑪特始終圍繞IP核心,構建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創意孵化與運營生態系統。“‘向上努力,向外看’是集團的年度關鍵詞。我們渴望在進博會這個國際舞臺上,與更多國際頂尖企業碰撞思想、共享經驗,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國潮玩的獨特魅力,讓中國潮玩成為引領全球潮流的風向標。”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產業在進博會上吸睛無數。記者獲悉,沃蘭特、御風未來兩家eVTOL主機廠商分別在進博會簽訂了150架和100架的意向訂單,合計金額超40億元;此外,時的科技宣布正式進軍中東市場,與海外戰略合作伙伴Autocraft共同開拓阿聯酋市場。
在地方企業展區,四川它人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經理周淑賢告訴記者,公司報名參展進博會,正是看中了這一平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交流功能,希望借此機會,將公司成熟的商用清潔機器人和山地運輸車等產品推向海外更廣闊的市場,開啟國際化征程的新篇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記者表示,進博會不僅是一個促進商品與服務交流的交易平臺,更是一個推動高水平開放、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橋梁。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互動,進博會有效聯通了國內外市場,促進了全球貿易與經濟的增長,讓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的果實。在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同時,進博會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展示形象、拓展市場、深化合作的寶貴機會,與各方共同繪制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