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田鵬
11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官網顯示,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奕材”)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正式獲上交所受理。據悉,這是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八條”)以來,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截圖
上交所表示,受理西安奕材科創板IPO申請,充分表明資本市場對國家戰略行業優質企業上市融資的支持,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是科創板的初心和使命。
據了解,西安奕材作為國內12英寸硅片頭部企業,是國內主流存儲IDM廠商的全球硅片供應商中采購占比第一或第二大的戰略級供應商。西安奕材實現了對國內一線邏輯晶圓代工廠大多數主流量產工藝平臺的正片供貨,是目前國內新建12英寸晶圓廠的首選硅片供應商之一。
此次西安奕材擬通過科創板IPO募集資金49億元,用于提升國內晶圓制造產業鏈競爭力和國內電子級硅片產業鏈的競爭力。同時,旨在提升公司價值創造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西安奕材表示,“本次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二期項目,有助于公司實現產能擴張,優化產品種類,增強技術實力,加快拓展海外市場,進一步服務全球客戶,增加全球市場份額,為公司經營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奕材科創板IPO獲受理是“科八條”發布以來,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根據公司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報告期內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尚未實現盈利,最近一期期末存在未彌補虧損。
具體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750.01萬元、105469.31萬元、147376.14萬元和143378.6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4808.82萬元、-41553.42萬元、-69233.88萬元和-60626.67萬元,尚未實現盈利。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合并報表及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分別為-177892.13萬元和-46799.75萬元,存在未彌補虧損。
談及公司報告期內尚未實現盈利的原因時,西安奕材表示,在波動的半導體周期中快速提升收入、釋放規模效應、覆蓋高額固定成本是公司實現盈利的最大挑戰。同時,產能爬坡帶來的階段性產銷量不足導致生產成本高以及針對核心技術和產品工藝的前期剛性研發投入影響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此外,疊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公司對全球戰略級客戶提升收入規模,尤其是高端產品放量所需的周期更長,進一步增加盈利難度。
上交所在西安奕材尚未盈利情況下仍然受理其科創板IPO申請,是資本市場對國家戰略行業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大力支持的具體體現,這也與科創板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初心和使命相契合。
西安奕材和中介機構表示,公司發行上市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規模效應,加速技術迭代,打造新質生產力,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推動進口替代,為實體經濟發展賦予科創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