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11月29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前10個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87.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增速比前9個月提高0.1個百分點。
10月份,社會物流總額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10月份單月增長5.7%,增速為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物流運行回升勢頭有所增強。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統計處副處長孟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進,物流運行回升勢頭有所增強。宏觀層面,社會物流總額、物流業總收入等指標回升較為明顯,結構性向好態勢延續。微觀層面,企業活力有所增強,經營指標穩中趨升,對市場保持樂觀預期。
社會物流需求延續向好態勢
從結構看,工業物流需求展現良好韌性,基礎領域有所鞏固。前10個月,工業品物流總額保持平穩增長,同比增長5.8%,增速比前9個月提高0.2個百分點。
孟圓表示,工業領域物流基本盤較為穩固,超八成地區和行業物流總額實現增長。一方面,鋼鐵、建材、石化等基礎重點工業行業物流有所恢復,10月份煤炭、冶金等相關物流需求均有加快,鋼材、水泥等大宗生產物流量環比有所恢復,鋼材物流量由降轉升,水泥降幅有所收窄。另一方面,以裝備制造為代表的制造物流依然保持穩定,10月份裝備制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6%,年內累計占工業的比重達34.0%,支柱領域穩定器作用不斷凸顯。
此外,進口物流增勢穩定,多場景消費潛力釋放。數據顯示,前10個月,進口物流總額比上年增長4.1%,增速仍保持穩定;單位與居民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0%,增速比前9個月提高0.4個百分點,在國慶假期等多因素帶動下民生消費物流需求加快恢復。
孟圓表示,升級產業物流需求聯動恢復,“兩新”政策持續推進、工作成效顯著,在激發品質新生活、產業新動能、市場新活力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從生產角度看,通過“更新”增強產品迭代升級能力,帶動相關行業生產物流需求向好。智能消費設備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等行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速均超過10%。從消費角度,通過“換新”更好服務升級消費需求,10月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相關物流需求增長39.2%,增速比9月份提高18.7個百分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相關物流需求降幅持續收窄。
物流供給回穩態勢鞏固
前10個月,物流業總收入為11.3萬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較前9個月提高0.1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
孟圓表示,物流服務升級態勢持續,多領域著力擴容提質。物流細分領域著力服務擴容和提質,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裝卸搬運等基礎服務領域運行穩定,業務總量指數均維持50%以上,環比有不同程度回升,多運輸方式積極應對生產、消費物流需求增長,保障物流循環暢通。
進入10月份,上游需求有所回暖,細分領域供給調整升級,運價指數連續小幅回升。10月份,物流景氣指數中的物流服務價格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
“隨著年末生產和消費旺季臨近,物流運行有望延續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孟圓分析稱,從運行環境方面來看,多地區多部門正加大力度推動增量政策落地實施,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有效需求潛力,供需關系協同改善將對物流服務價格產生一定拉動作用,為物流運行持續回穩向好提供有力支撐。從物流企業經營主體預期看,物流企業對全年發展保持樂觀預期。數據顯示,10月份企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達到57.7%,連續3個月回升。此外,多區域新訂單指數呈均衡回升,顯示物流活躍度回升面擴大,向好發展的基礎面正在不斷鞏固,為未來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