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3個10萬億大省呼之欲出,這便是山東。
根據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山東2024年GDP達9.86萬億元,增長5.7%,增速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
山東提出2025年經濟增長5%以上的預期目標,GDP跨越10萬億元,成為繼廣東、江蘇之后第3個10萬億大省,幾無懸念。屆時北方地區將迎來首個10萬億大省。
10萬億元是啥概念?
從全球看,10萬億元GDP在世界經濟體中大約可排在第16位,超過荷蘭、土耳其等國家。
從全國看,山東是第三經濟大省、第二人口大省,GDP增速已連續4年超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為全國經濟挑大梁,山東走在前,靠的是什么?三里河認為,可從三個視角觀察。
全能選手,硬核實力
山東經濟的全能體現在農業、工業、服務業樣樣突出。
很多人可能沒去過山東,但或吃過山東大蔥。作為農業大省,山東高水平打造“齊魯糧倉”,2024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28萬億元,居全國首位。農產品出口連續26年全國第一。一個之于全國,一個之于世界,這兩個第一的分量不言而喻。
工業更是山東的強項,其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于全國前三位。2024年,山東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35個,居全國首位。
服務業發展也很快,2024年山東服務業增加值達5.23萬億元,三產中最高;增長5.4%,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好客的山東,旅游業正在爆發,全年接待游客超9億人次,旅游收入突破萬億元。
三里河注意到,山東高鐵通車里程突破3000公里,位居全國第一。一些省份在追求“市市通高鐵”時,山東已朝著“縣縣通高鐵”邁進。
進階選手,創新突破
山東經濟夠大夠全面,但也面臨傳統產業占比過高的陣痛。為突破增長瓶頸,2018年,山東率先啟動新舊動能轉換,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
出重拳,淘汰上萬億的落后產能;促創新,下大力氣發展新質生產力。山東努力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讓新興產業長成大樹。
告別傻大黑粗,山東經濟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2024年,山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數字經濟撐起“半壁江山”,規模占比超過49%。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5億千瓦,占比歷史性超過煤電。
全球運力最強固體火箭“引力一號”點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徑智能盾構機“山河號”投用……在由大變強的路上,山東經濟新動能持續激發。
由于經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高,山東其實也是在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探路、打樣。
潛力選手,蓄勢待發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山東正在不斷蓄力。
2025年,山東將爭創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開展無人駕駛試點。創新發展未來產業,深化“人工智能+”行動。
面對外部變局,山東提出聚力實施外貿突破行動,推進“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培育跨境電商“組貨人”。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山東營商環境整體水平居全國第一方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是山東經濟不斷釋放潛力、持續向上的底氣所在。
作為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工業基地,山東的晉級對于北方地區乃至全國意義重大。10萬億元近在咫尺,山東正全力沖刺。
視頻:中國有數|中國第3個10萬億大省,呼之欲出來源:三里河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