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最高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舉行“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新聞發布會。
最高檢副檢察長葛曉燕在會上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證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訴案件數、人數分別年均增長30.5%、16%。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堅持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持續加強與中國證監會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檢察履職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全鏈條從嚴追訴
財務造假犯罪
據葛曉燕介紹,全國檢察機關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發揮刑罰震懾作用。
一是全鏈條從嚴追訴財務造假犯罪,夯實資本市場誠信基石。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欺詐發行證券,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財務造假犯罪案件69件185人,最高檢掛牌督辦31件重大案件,已有27件提起公訴。對組織、指揮造假的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積極參與造假的公司企業人員以及配合的中介組織人員、第三方人員依法進行全鏈條追責。
二是依法從嚴懲治交易類證券犯罪,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交易類案件284件790人,持續加大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以及職業操縱團伙等黑灰產業鏈的追責力度,辦理了一批有重大市場影響的案件,著力追繳違法所得、鏟除再犯經濟基礎、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三是依法懲治涉私募基金犯罪,保障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檢掛牌督辦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目前已有16件提起公訴。對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資,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財產,利用私募基金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助推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為私募基金充分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提供法治保障。
2021年9月份最高檢設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以來,以高質效辦案為履職目標,全面深化履行檢察機關推動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的法律監督職責。在中國證監會、公安部等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最高檢對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建立同步交辦制度,累計向地方檢察機關交辦587件重大案件。
此外,在中國證監會的大力支持下,最高檢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積極發揮“駐”的優勢,著力推動行刑雙向銜接,加強執法司法協同。
指導性案例
確保可參照、能借鑒
會上,最高檢發布以證券犯罪為主題的第55批指導性案例,涵蓋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違規披露、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重點打擊領域,對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高管、金融從業人員、中介組織人員以及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等全鏈條追責,引導警示上市公司、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市場各方主體依法融資、合法交易、誠信經營、履職盡責,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資本市場生態。
“這批指導性案例涵蓋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高發犯罪,更加突出指導性,指導意義的提煉確保可參照、能借鑒。”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表示,聚焦證券案件辦理中的突出問題,明確法律適用、指控證明規則;彰顯依法從嚴、全鏈條懲治證券違法犯罪的司法態度,細化規范分層分類處理規則;體現檢察機關、證券監管機構行刑銜接與協作方面的成效。
杜學毅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緊扣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立足檢察職責,以法治力量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是持續加大重點領域證券犯罪懲治力度。持續加大對財務造假、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點領域犯罪的懲治力度,對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犯罪保持高壓懲治態勢。加強對證券領域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準確認定利用金融衍生品操縱市場,利用私募、信托產品實施場外配資等證券犯罪新手段,及時揭露和打擊新型金融違法犯罪。二是進一步完善證券檢察工作機制。三是加強檢察履職與行政監管協同,積極促進行業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