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消費貸市場升溫,多家銀行下調消費貸利率,有的降至“2”字頭,甚至有銀行推出利率“團購價”。
消費貸額度靈活、放款快,近年來在教育、購車、家居裝修等消費場景中受到部分消費者歡迎。此輪降利率背后有哪些因素?將對消費有何影響?
銀行開啟消費貸“花式”營銷
近期,各家商業銀行輪番開啟消費貸“花式”營銷。招商銀行借“閃電貸”上線十周年之際,推出年化利率2.78%的限時優惠,并發放1萬張118元利息券;北京銀行“京e貸”主打高額度優勢,單戶授信最高可達100萬元;民生銀行“民易貸”最低年化利率下探至2.76%。
“我在三四年前使用過消費貸,當時銀行消費貸申請額度普遍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利率基本在4%以上。現在貸款利率降了近一半,可申請的額度也變多了,確實挺讓人心動的。”家住江蘇南京的馬女士說,今年初以來,各家銀行推銷消費貸款的電話及短信不斷,“最近家里正好有房屋翻修計劃,我打算申請一筆消費貸款用于更換大家電并安裝智能家居系統。現在低息貸款疊加以舊換新優惠,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馬女士說。
目前,多家銀行的消費貸產品最常見的優惠方式包括給予客戶利率折扣、提供免息期、發放利率優惠券等,有的銀行還在貸款額度、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提供優惠。
甚至有銀行推出利率“團購價”。某農商行的一款消費貸產品營銷信息顯示,新客戶成為“團長”可享受最低2.68%的優惠利率,最長借款期限為24期。據了解,新客戶如果想獲得優惠利率,可以在線上生成一個產品二維碼當“團長”并邀請其他新客戶參團。其他新客戶申請貸款額度審批通過后,系統會向團長發放利率優惠券,其他新客戶無需使用獲批貸款額度,團長便可享受利率優惠。
消費貸降利率,消費者怎么看?
“這是我第一次用消費貸款買車,體驗感不錯。二點幾的貸款利率,疊加利息優惠券和銀行新春惠民折扣,能省下小幾千元。”來自四川成都的餐飲店老板劉先生在購置二手車時,沒有選擇傳統車貸,而是選擇了某商業銀行的消費貸產品。“之前咨詢時了解,車行提供的車貸年化利率普遍在4%以上,核算下來3年利息就要多付近萬元。”劉先生算了一筆賬:“相比之下,銀行推出的消費貸更劃算也更適合我。低利率,加上先息后本的還款方式,旺季多掙的錢能隨時提前還款,淡季不用為固定月供發愁。”劉先生說。
一些消費者則將其看作緩解資金壓力的工具。“新房裝修,手中流動資金短缺,考慮到提前取出大額理財資金會折損利息,綜合評估后我選擇了招商銀行的‘閃電貸’產品。”95后小何表示,自己不會因利率下降就隨意借貸,“利率下降于我而言可以更加節省利息,但不會因此超前消費。”
多重因素推動消費貸利率下降
消費貸利率為啥降?據了解,消費貸款利率調整是由政策環境、市場形勢、產品定位、客戶需求和銀行自身發展需要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對銀行來說,當前降低利率有基礎,也有好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介紹,去年以來,受存款利率降低等因素影響,銀行資金成本有所下降,降低個人消費貸款利率具有一定基礎。同時,部分銀行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希望通過較低利率吸引更多客戶,這是一種“薄利多銷”的促銷行為。
不過,低利率消費貸產品有一定的門檻要求。例如,招商銀行的“閃電貸”會根據客戶“招貸分”分值的不同發放相應的消費貸利率券,只有“招貸分”超過1.6萬分,才能享受2.78%的年化利率優惠。民生銀行2.76%的優惠利率主要提供給代發工資客戶、貴賓客戶、按揭貸款客戶、部分合作單位的員工以及在北京繳納公積金的客戶等特定群體。董希淼表示,部分銀行推出超低利率的消費貸款,通常針對優質客戶群體,對客戶職業、收入等有較高要求,因此不具有普遍性,風險總體可控。
相較于中小銀行,國有大型銀行的借貸優惠力度較小,消費貸利率依舊普遍維持在3%以上。例如,建設銀行推出的消費貸產品“快貸”最高額度為20萬元,年化利率3.45%起;中國銀行的“中銀e貸”最低年化利率為3.4%。
“總體而言,消費貸款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金融消費者利息支出,提高消費者申請消費貸款的意愿,從而有助于提振消費、擴大內需。”董希淼說,但是消費貸利率并非越低越好,銀行要避免過度依賴低利率競爭。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銀行應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不追求簡單的規模增長和市場份額,而是應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強商業可持續性。”董希淼表示。
豐富產品供給,加強風險管控
“以舊換新”正在火熱推進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介紹,截至2月19日24時,2025年全國汽車已報廢更新16.9萬輛,超397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487萬臺,超2671萬名消費者申請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64.7萬臺。
專家分析,多家銀行降消費貸利率,也是為了更好對接“煥新”消費熱潮,預計今年有望繼續發力。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一是市場潛力大,國家已明確“兩新”是今年消費政策的重點,銀行發力消費貸可以滿足消費者在以舊換新領域的信貸需求,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二是銀行自身的戰略需求,低利率環境下,銀行面臨傳統存貸款業務收入增長乏力的壓力,消費貸成為重要的盈利增長點。
消費貸如何更好激活消費市場活力?
金融機構應進一步豐富消費信貸使用場景,特別是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措施與消費信貸產品有機融合。“消費貸產品的使用場景、便捷程度和良好體驗,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考量。”董希淼建議,豐富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支付場景,支持多種支付方式,并加入線上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等產品,以更好發揮金融杠桿作用,提高消費者擴大消費的意愿和能力。汽車消費、旅游消費等大宗消費場景,也可與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合作,引入多種消費信貸產品。
除了豐富場景,還應進一步細分客群,差異發展創新消費貸產品和服務。“除傳統優質客群外,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可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企業員工、三四線城市居民等。”董希淼說,還可依據客群風險和需求進行差異定價,對新興客群適度減費讓利。
消費貸利率降低,吸引力隨之提高,此時尤其要防范一些可能出現的負面作用。近期已有多家銀行發表聲明,提醒客戶注意,謹防“消費貸”成“套路貸”,強調個人貸款資金應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嚴禁違規流入房地產、股市、基金、期貨等領域。
董希淼說,對消費者而言,切不可因為利率較低就盲目申請,申請消費貸款要到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辦理,要基于個人和家庭的消費需求,將個人債務負擔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內,同時應按照合同約定使用貸款資金,不可挪用至其他用途。銀行發力消費貸業務時,除了注意合規與監管要求,還需要注意加強風險控制和貸后管理;對合作機構要根據合作內容、風險程度對合作機構進行分類管理,確保合作機構與合作事項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徐佩玉 王坤垚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2月25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