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廣信區的望仙村,曾經是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貧困村,過去因過度采礦,生態惡化。這些年,通過生態修復,引進文旅企業,望仙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在2018年脫貧摘帽出列。近年來,望仙村借助“旅游村”的景區溢出效應,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等產業鏈聯動發展,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的同時,也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初春的望仙谷景區山巒籠霧,青磚褐瓦的仿古建筑佇立在崖壁上,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織。
望仙谷景區所在的望仙村海拔高、位置偏僻,山多田少。這里曾因花崗巖無序開采,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為了改變山鄉面貌,上饒市關停村里的130余家采石場、叫停200余條石材加工生產線,謀劃綠色發展的新出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建設峽谷漂流、棧道探險、巖鋪民宿等眾多景點,廣信區在望仙村里打造了“望仙谷”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現在,望仙村正在進行二期民宿、民俗博物館等建設,家鄉的變化也讓在外務工的村民回鄉吃上了“旅游飯”。去年,望仙村戶均增收達到5萬元。
望仙村村民 吳啟福:是因為優美的環境火爆的市場,所以我選擇了回家創業,開了兩家飯館,生意非常火爆,正在籌備第三家。
為了讓游客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近年來,廣信區以望仙谷景區為核心,統籌規劃景區周邊鄉鎮相互配合,以景帶村、全域聯動,統一實施道路改造、環境整治、污水處理等措施。發展餐飲、旅游活動、運輸服務等與景區緊密相關的配套產業。
總臺記者 唐嘉偉:距離景區三公里的樟澗村有著自己的新辦法,他們建立起了游客中心,承擔了大團接待,并且統一分配游客到各家各戶去,讓每一個民宿都有人員入住,幫助老鄉們做好民宿管理經營和建設工作。
華壇山鎮的樟澗村,地處望仙谷景區下游,是游客返程的必經之路。依托毗鄰望仙谷景區的區位優勢,樟澗村與望仙谷景區錯位發展,從2021年開始,成立了民宿合作社。115棟民宅經專業設計改造后,形成“一院一景”的精品民宿帶,滿足了游客的差異化消費需求。
樟澗村村民 周干華:像我們離望仙谷比較近,政府對我們這些民宿扶持很大,貸款都是免息貸款,現在民宿一年收入大概20多萬。
廣信區華壇山鎮民宿協會負責人 姜海飛:原來我們村民開設民宿是單打獨斗的,現在和車邊村、姜村成立了民宿協會,由民宿協會統一培訓,統一管理,集中采購,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了。
除了開民宿、建餐館,距離望仙村8公里的鄭坊鎮洲村村,還發展起了與民宿相關的配套產業。旅游旺季時,村里的洗滌中心全自動流水線每小時要處理100套客房用品。
據了解,望仙谷景區去年接待游客達3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28億,輻射景區周邊經濟效益3億元,當地群眾受益人數達10萬人。借助景區的“溢出效應”,目前,望仙鄉、華壇山鎮等鄉鎮10多個周邊村落民宿已達1100家、農家樂386家,戶均年收入超25萬元,帶動3800多人本地就業。(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