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成品油零售價迎來今年首個“二連跌”。3月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5年3月5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135元和130元。
卓創資訊據此測算,折合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均下調0.11元。也就是說,按照油箱容量為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約節省5.5元。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車為例,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前,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減少195元左右。
從本輪計價周期來看,國際市場消息面受利空因素主導,原油價格走勢震蕩下行并創年內新低。
圖片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受供應增長和需求低迷預期影響,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震蕩下降。以布倫特原油期貨為例,調價周期內,其價格從每桶76美元降至71美元,為近半年來低位。從供應方面來看,除了“OPEC+”產油國近期再次重申,將按計劃從4月份開始提高原油產量(這是其自2022年以來首次增產)外,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披露數據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已增至創紀錄的1350萬桶/日;美國貝克休斯能源服務公司數據顯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鉆機數量連續五周增加,截至2月28日達到593個,意味著后期產量將繼續增長。需求方面,美國開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加征關稅,市場對由此可能導致的經濟低迷和需求下滑產生擔憂。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國際貿易環境和地緣政治局勢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將影響原油市場供需、擾亂市場預期,短期國際油價將呈弱勢震蕩走勢。
從后市來看,金聯創能源分析師畢明欣認為,短期內,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依然趨弱,新一輪成品油零售價下調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