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5年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4年9月23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財政部于去年分批次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特別是加大汽車報廢更新、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力度。而今年這一資金規模較去年翻倍,且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時間也再度拉長,補貼品類范圍持續擴容。
作為“擴內需”的關鍵抓手,2024年“兩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政策成效明顯。據商務部消息,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680萬輛,超3600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5600萬臺。
進入2025年,我國相關政策持續精準發力。今年2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門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部署深入開展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全國31個省區市在各地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紛紛將提振消費作為重要任務,涵蓋汽車、家電、家居、數碼產品等重要領域,包括“以舊換新”“優化消費補貼流程”“推廣綠色智能產品”等。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今年的促消費政策將從多個方面發力,延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通過提高農村養老金待遇、生育補貼等將“促消費”與“促民生”相結合,支持新興產業消費。
作為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成員,家電、汽車等推動和擴大消費的重要發力點。從消費市場來看,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成效顯著,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火熱開展,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數碼產品等以舊換新銷售量達到860萬臺(套)、銷售額超過310億元。其中,家電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66%。
政府工作報告介紹,一年來,我國因時因勢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有力實施財政貨幣政策,擴大支出規模,加強重點領域財力保障,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扎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5.7%,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2.3%。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表示,以舊換新政策將切實拉動內需,也將進一步激發國內家電等相關領域上下游產業鏈的活力。在實施當中,希望有關部門加快補貼兌現審核速度,減少企業墊資壓力。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兩會”仍將重點關注消費領域,并提出新一輪的促消費政策,其中在傳統補貼領域,聚焦新質生產力,精準發力。預計2025年將延續對汽車、家電等傳統大宗消費的補貼,且更具針對性。在家電領域,鼓勵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對符合更高能效標準的家電產品加大補貼力度,促進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綠色升級。同時,可能會結合人工智能應用,對智能家電的消費給予額外支持,如對具備智能語音控制、互聯互通功能的家電產品提供補貼。
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指出,將從放寬準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