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風電與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風電機組和光伏板效率持續提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在追求產業高效發展的進程中,國內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著眼于環境友好型材料的研發應用。最近,國內首套可回收熱風機葉片成功下線。
在江蘇的這家企業記者看到,各種不同型號的風機葉片正在進行揮舞和擺振實驗,每只葉片要經歷300萬次左右這樣的實驗。在廠區里,一支82米的風機葉片即將出廠發往風場,和普通的葉片不同,這些葉片在使用特殊溶液后,它的主要材料都是可以回收的。
在這里葉片通過了工藝性能以及葉片的動態載荷模擬測試等60余項嚴苛驗證。
射陽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工藝副經理 梁冰:這些葉片的測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即將發往風電企業進行安裝,這也是我國首套可回收熱固性樹脂的風機葉片。等到它到達了使用年限之后,可以將玻纖與樹脂進行分離,其中玻纖的回收率可以達到85%以上。
記者了解到制造風機葉片的特殊溶液叫環氧樹脂,這種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常見于風機葉片、自行車框架及航空航天領域等,當這種液體固化后與銅的硬度相當。
總臺央視記者 王顥一:這塊就是從風機上切割下來的材料,這個黃顏色部分就是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可以通過溫和的辦法得到這種玻纖,成為我們以后利用的基礎原料,可以成為電器開關、可以變成電器殼,還可以制成纖維頭盔,還可以回收成玻纖粒子,應用在我們生活當中需要的產品中。
時代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開發中心副主任 陳煌:普通環氧樹脂熱解回收要在400℃以上的溫度才能實現,可回收樹脂在較溫和的160℃以及催化劑作用下可進行降解回收。就像積木既能牢固拼接,又能無損拆解重組。一支可回收樹脂葉片,單支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可減少27噸以上。
挖掘退役風光設備回收“富礦”
記者了解到,這些退役風機和光伏設備除了可以進行資源回收以外,還可以進行二次利用。
在山西的這家風力發電機再制造企業,工人們正在拆解一臺退役風力發電機。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對拆解的零部件進行缺陷治理及升級改造,讓舊設備徹底改頭換面,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
合信銳風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 茍宇飛:我們企業每年可消納退役各類型風力發電機500余臺,通過風力發電機的回收再制造利用,每年可節約3000余噸鋼材,400余噸銅材,每年可創造約18億度的綠色電能,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余萬噸。
在北京的這家生產基地中記者看到全彩光伏自動化生產線井然有序地工作著,全彩的畫面顏色絢爛。目前,這類創新光伏退役設備正應用于建筑、交通、文創、傳播、公共服務設施等各類型展示場景。在美觀之余,這種產品還具有自發自用微電網功能。在產品本身的圖形圖案展示、夜間自我亮化的基礎上,可同步為智慧城市的監控、監測等設備提供離網電能。
“退役”風光設備回收利用價值高
據行業預測,到2030年我國將有超過3萬臺風電機組退役,產生的固體廢物總量將突破300萬噸;其中退役風機葉片重量將突破50萬噸。同期光伏組件累計退役量也將超過150萬噸。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退役設備中蘊藏著豐富的可回收資源:一臺退役風電機組中,86%為鋼鐵,7%左右是玻纖類復合材料,剩余7%包含銅鋁、稀土元素及潤滑油等;而在光伏領域,退役光伏組件中鋁、玻璃、晶硅等可再生材料占比超過90%。這些資源經過回收利用,可轉化為制造業的重要原材料,堪稱一座座亟待挖掘的“綠色礦山”。
我國廢舊風電設備回收產業迎來快速發展
專家表示去年以來,我國廢舊風電設備回收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的推動下,資源回收量顯著增長,創新應用場景不斷涌現,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風光設備循環利用專委會主任 程剛齊:截至2024年的12月底,全國共拆除風力發電機2317臺,產生約35萬噸的鋼材,1.1萬噸的銅材以及2.3萬噸的復合材料和500多噸的磁性材料,隨著回收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前端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的持續深入推進。未來,我們將有更多的回收材料可以利用,為資源循環和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專家表示,今年我國將迎來首波風電退役高峰,退役風電機組將達到1800多臺。未來,隨著技術攻關與產業鏈整合,風光設備循環利用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專家同時表示,我國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退役設備處置責任不明確,專業化回收利用企業較少、成本較高、商業模式不成熟等問題。以風電葉片為例,風電項目多位于偏遠地區、運輸距離遠,且葉片尺寸較大、切割與運輸成本較高,進一步增加了回收難度和成本。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提出,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集中式風電場、光伏發電站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基本建立,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相關標準規范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岳群 朱江 王世玉 王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