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韓昱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并明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并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二季度即將到來,我國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如何?二季度宏觀經濟政策又將如何發力?針對上述問題,《證券日報》記者邀請了五位首席經濟學家進行深入解讀,他們分別是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和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
開局態勢向新向好
今年前2個月,我國國民經濟起步平穩,多項經濟指標超出市場預期。受訪專家普遍預計,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將在5%左右。
羅志恒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延續去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的恢復態勢,1月份至2月份經濟數據“開門紅”,工業和服務業、消費和投資同比增速均高于去年全年增速。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或達5.5%左右,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明明結合現有數據判斷,一季度GDP增速預計將在5%左右。他認為,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復蘇勢頭,整體呈現向好特征。
伍超明表示,在“兩新”“兩重”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進展、市場預期和信心改善等因素影響下,1月份至2月份主要供需指標多數回升,經濟開局向新向好。他預計,一季度GDP增長5.3%左右。
從具體維度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
明明表示,這反映工業生產快速擴張,超出市場預期。從主要行業來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加快擴張,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消費方面,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31億元,同比增長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
伍超明認為,促消費政策顯效,升級類需求擴張。在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家電、通訊器材、家具等升級類商品銷售亮眼,增速均在10%以上。
溫彬分析稱,“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主要圍繞“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進行部署。隨著政策發力顯效,年內消費增長動能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從投資角度看,1月份至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2619億元,同比增長4.1%,比去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
伍超明認為,投資動能增強,結構分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其中制造業與高技術投資保持高增態勢,基建托底作用延續,房地產邊際改善,不過房企信心仍需進一步提振。
連平預計,隨著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逐步推進落地顯效,新質生產力將不斷發展,內需有望繼續保持良好恢復勢頭。3月份通常是信貸投放、企業發債的重要月份,預計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企業債券將加快發行速度,企業融資及運行環境改善。
內需確定性增長
今年我國經濟開局良好,受訪首席經濟學家對二季度宏觀政策發力也有較高預期。
羅志恒認為,要全面看待1月份至2月份經濟數據“開門紅”,既要看到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等因素的存在。因此不能因一季度“開門紅”而放松宏觀調控力度,應持續發力,直至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增強,進入良性循環。
伍超明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可能增加,但上半年GDP平均增速在5%以上的概率較大。他建議,宏觀政策需要“力度和進度”雙輪驅動,力度上落實“更加積極有為”,政策進度,尤其是財政政策進度上要踐行“能早則早、寧早勿晚”的要求,為下半年經濟平穩作好政策鋪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部日前公布的財政收支情況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096億元,同比增長3.4%。
溫彬認為,這顯示出財政支出靠前發力的特征,從分項來看,支出結構優化,民生領域相關支出增速明顯加快。
明明表示,二季度財政政策力度需要繼續保持,加快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優先支持基建、民生和新興產業項目,也要向消費補貼、設備更新、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傾斜。與此同時,貨幣政策配合財政發債,適時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適時降息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支持樓市、股市穩定。加大對綠色經濟、科技創新和小微企業的定向信貸支持,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此外,要加快新興產業布局,推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投入。加速落地以舊換新政策細則,推動更多消費品納入補貼行列。
“政策舉措應更多聚焦‘振消費、強科技、深改革、穩地產、惠民生’等方向,以內需增長的確定性提振市場預期、對沖各種不確定性。”伍超明分析稱,促消費是其中一條主線,前期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正在顯現,建議進一步擴大以舊換新商品范圍,釋放消費潛能。
連平認為,減稅降費、以舊換新及房地產支持政策將持續釋放消費需求,新消費領域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傳統消費市場也將有所起色。
3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細化措施加快落實,與各種不確定因素搶時間,緊抓快干、靠前發力。同時密切跟蹤形勢變化,做好政策儲備,確保需要時能夠及時推出、盡快見效”。
溫彬表示,各項政策將會加速落地,以盡可能地對沖外部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