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4月1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服務貿易較快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1309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9%。其中,出口5495.8億元,增長13%;進口7599.8億元,增長7.8%。服務貿易逆差210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3.3億元。
具體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保持增長。1月份至2月份,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4766.5億元,增長2.5%。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2857.3億元,增長3.3%,其他商業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規模較大,金額分別為1455.2億元、1119億元,增速分別為4.5%、6%;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1909.2億元,增長1.4%。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順差948.1億元,比上年同期擴大63.8億元。
旅行服務增長最快。1月份至2月份,旅行服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進出口達4098億元,增長28.9%,為服務貿易第一大領域。其中,出口增長142.6%,進口增長21.1%。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的來看,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口、出口均保持穩健增長趨勢,旅行服務增長熱度不減。而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在保持持續增長的同時,順差不斷擴大,對縮小我國服務貿易逆差起到重要作用,是支撐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持續增長,凸顯了中國在全球服務貿易中技術和知識驅動型領域的競爭力;旅行服務的爆發式增長,體現了國內消費潛力的釋放以及國際交流的復蘇,為服務貿易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傳統優勢服務競爭力,鼓勵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
陳建偉表示,創新是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核心動力,需要多方協同發力。一是應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服務模式和業態,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二是推動服務貿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拓展生產性服務進口,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三是加強服務貿易政策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服務貿易新業態和新模式。
在宋思源看來,知識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的迅猛增長,標志著我國服務貿易正加速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激勵機制,我國將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伙伴多元化,拓寬服務貿易國際市場邊界,促進與國際市場深度融合,從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激發服務貿易發展潛力。
展望未來,陳建偉表示,我國服務貿易仍有廣闊的提升空間。今年,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服務貿易規模將繼續擴大,數字貿易、綠色貿易將是拉動服務貿易的重要動力,并且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會持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