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深度變革的浪潮中,中國新能源汽車依靠創新技術與研發能力,持續提升全球競爭力。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中國從內燃機時代的“追趕者”,逐步成為新能源時代的全球“領跑者”。
日前,極氪科技集團CEO安聰慧在做客“人民會客廳”時表示,極氪、領克整合后將加強全球渠道建設協同,以更強的實力開拓全球市場。極氪科技集團將進一步加速智能化、全球化布局,向著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目標穩步邁進。
戰略整合:順應時代,構筑競爭新優勢
“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吉利控股集團始終保持戰略前瞻。去年發布的《臺州宣言》,核心便是‘戰略聚焦’”。安聰慧表示,基于此,吉利對乘用車版塊的前端品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合,形成了吉利汽車集團和極氪科技集團兩大汽車業務主體。吉利汽車集團,面向大眾主流市場,加速新能源轉型;極氪科技集團,面向高端豪華市場,邁向品牌新高度。
安聰慧認為,全球汽車產業重組整合是時代趨勢。以極氪、領克為例,整合后將加強全球渠道建設協同,提升運營效率。領克在歐洲深耕多年,將賦能極氪在歐洲的市場拓展;而極氪在港澳地區、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良好口碑,也將助力領克的發展。在除歐洲之外的海外市場,極氪領克將成立統一銷售公司,建立統一市場準入機制,共享研發、渠道、營銷服務等資源,用一個團隊開拓兩個品牌的國際市場。
整合成果:優勢凸顯,協同創新促發展
據介紹,極氪領克戰略整合后,成績顯著。今年1-3月,極氪科技集團總銷量超11.4萬輛。目前,全球用戶超186萬,預計到今年底用戶規模接近250萬。
在成本方面,安聰慧表示,整合帶來了規模化的成本優勢。通過協同研發降本,對整車架構、電子電氣架構、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平臺技術進行協同整合,提升平臺技術通用化規模,預計研發投入節省10-20%。大制造規模效應下,BOM成本節省5-8%,生產制造節約3-5%;管理費用節省10-20%。
技術上,安聰慧介紹稱,極氪科技集團擁有掌握整車架構、電子電氣架構、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產業鏈核心技術的全棧自研與軟硬件結合的創新能力。極氪的“三個800”全生態體系(800伏的車、800伏的動力電池、800伏的超快充補能網絡)、全球最大三電智能制造工廠、全球量產充電速度最快的金磚電池等技術成果,以及領克以CMA架構為起點傳承的安全與性能基因,將在整合后實現優勢互補。
在品牌定位上,安聰慧表示,極氪向上,專注“豪華、極致、科技”,主打30萬及以上市場,以中大型車為主,中型車聚焦純電,大型車聚焦超級電混;領克向寬,專注“潮流、運動、個性”,主打20萬及以上市場,小型車聚焦純電,中大型車聚焦混動,雙品牌形成價值金字塔。
未來規劃:智駕領航,AI賦能全球化
當前,智駕是汽車智能化技術競爭的焦點。安聰慧表示,3月3日,吉利發布了統一的智駕解決方案“千里浩瀚”,擁有行業最大的軟硬件帶寬,覆蓋吉利控股集團全系不同價位車型。極氪的智駕路線是“軟硬件全棧自研、全部高階”,已實現智能硬件的自研自制,整體開發效率提升15%以上。
AI技術方面,安聰慧認為,“人工智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機會?!奔淹瓿扇駻I智能化布局,AI技術已應用于汽車全鏈路、全場景。其中,極氪自研KrAI大模型與8295算力平臺結合,帶來主動式AI大模型智能座艙,且已完成與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首發行業首個座艙端側大模型。此外,極氪已加入深圳市虛擬電廠平臺,利用AI大模型智能調整充電需求,保障電網安全高效運行,今年將擴大城市規模。
對于全球化布局,安聰慧表示,極氪科技集團已進入60多個國際主流市場,海外累計銷量近10萬輛。2025CES上,極氪發布四大科技出海戰略,涵蓋智能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800V超快充補能生態四大領域。今年,極氪7X、領克08EM-P等新車將出海,同時,領克和極氪計劃在海外累計落成超200家門店,構建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體系。
“極氪科技集團要成為新能源時代的BBA。”安聰慧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極氪科技集團正以戰略整合為契機,憑借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向著成為全球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穩步邁進,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