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 (歐陽易佳)近日,水利部召開西遼河生態補水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主任張延坤答人民網記者問時表示,西遼河生態復蘇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謀劃多水統籌,在深挖本流域節水潛力基礎上,用好引綽濟遼、遼寧供水延伸工程內蒙供水支線等引調水工程水量,依托流域水網骨干工程建設,實施跨流域調水,從根本上解決了西遼河流域水資源的短缺問題。
“雖然西遼河干流實現了全線過流,但總體來看,對標河流生態復蘇目標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張延坤說,流域防洪方面,西遼河流域承擔防洪任務的部分水庫、分洪樞紐、堤防仍存在薄弱環節,部分支流分蓄洪水能力不足,制約了防洪功能的發揮。此外,流域洪水預報預警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四預”能力建設水平還需強化。
張延坤介紹,在河道管理方面,西遼河干流屬典型的寬淺游蕩型沙質河道,主河槽不明顯,河道內還存在阻水片林、高稈作物、圍堤、道路、取土坑等問題,影響河道過流能力,需要開展系統治理。
張延坤表示,在生態環境方面,西遼河長期斷流,河道形態、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縮退化,部分地區存在地下水超采,河流岸線植被覆蓋率低,需要實施系統性、整體性生態治理修復,重建健康穩定的流域生態系統。
“針對以上情況,下階段我們重點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張延坤說,在完善防洪工程體系方面,全面推進西遼河、老哈河、教來河、烏力吉木仁河等干支流達標整治、險工險段治理以及河道的清淤疏浚和分洪工程除險加固,提升河道堤防防洪與河道的泄洪能力。強化“四預”措施落實,著重加強西遼河防洪“四預”能力建設。
在實施河道綜合整治方面,充分發揮河湖長制作用,聚焦阻水片林、高稈作物、圍堤、道路、取土坑等問題,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督促指導地方發布禁限種公告,協調流域相關省(自治區)劃定主河槽區,強化主河槽從嚴管控。推動實施西遼河、老哈河綜合整治以及孝莊河治理工作,打通制約防洪安全和河流全線通水的堵點、卡點,重塑河流健康生態廊道。
在強化統一管理方面,完善流域協調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協同治理體系,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監管,加強河道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采砂取土、違規建設等破壞河道生態的行為。全力推動西遼河干流母親河復蘇行動,指導相關省(自治區)印發“一河一策”方案,加強跟蹤督導和成效評估。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同時,加強科技支撐,建立西遼河生態監測預警系統,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張延坤表示,通過上述措施,逐步推動西遼河流域實現防洪安全、生態健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協調發展。(實習生胡育文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