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政策措施加力擴圍,存量增量政策共同顯效,多項經濟指標顯示出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態勢,經濟發展實現“開門紅”。面對風險與挑戰,中國經濟擁有多方面支撐,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
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
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比上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貨物出口61314億元,增長6.9%;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一季度,我國多項主要經濟數據表現良好。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局面,我國加快落實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看增速,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我國新質生產力也進一步培育壯大。
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5%,明顯高于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時,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扎實推進。以新能源車、鋰電池、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5個百分點。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無論從消費加速回暖、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提升,還是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較快增長來看,多個指標都表明一季度經濟增長的含“新”量提升,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態勢明顯。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達到5.4%,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此前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推進,提振內需效果進一步顯現;服務消費和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表明當前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也在改善;一季度外需保持較強韌性,對經濟增長較大幅度正向貢獻。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
當前,全球貿易正面臨關稅壁壘和不確定性加劇的挑戰,美國頻繁濫用關稅手段,對世界經濟秩序造成嚴重沖擊,拖累世界經濟復蘇。
盛來運表示,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張連起表示,應對美方的濫施關稅,中國經濟有以下幾方面支撐:一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底氣。14億人口、3億多中產階層、社零總額突破47萬億元的消費市場;二是全產業鏈優勢。從稀土加工到動力電池,從5G基站到空間站,中國在全球制造業31個大類中包攬29項第一;三是新質生產力的崛起。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破萬億,“含新量”有底氣。
“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要做大國內循環推動多元化市場發展,特別是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張連起說。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構建貿易多元化格局,成效明顯,目前,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貿易伙伴。另外,我國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7.2%,貨物進出口額占全部進出口額比重超過50%。
“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這也意味著我們對某一個國家單一出口市場的依存度在下降。”盛來運介紹,在2018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經下降到14.7%。
盛來運表示,從一季度來看,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對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將會根據外部形勢的變化及時推出增量政策,豐富的政策工具箱是應對外部的沖擊和挑戰的保障。
釋放政策潛能 大力促進消費能力提升
消費不僅關系民生福祉,也關系經濟發展。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需求列為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之首。
今年以來,“兩重”“兩新”等政策增量擴圍,支持力度更大、補貼范圍更廣,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有效促進了消費回升。
從數據來看,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家具類增長18.1%,四項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零時,消費者累計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3571萬臺,發起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208.5萬份,有力促進了消費回升。
同時,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應用,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既顯示了中國消費創新的動力,也體現出新型消費的成長前景。
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為進一步提振消費提供了政策保障。王青表示,大力提振消費已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預計在即將出臺的新一批增量措施中,促消費政策力度將繼續加碼。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大力提振消費,也要大力促進消費能力的提升。”盛來運表示,下一步,要認真落實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積極穩就業、促增收、減負擔,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大力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