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25%、245%……連日來,美國政府濫用關稅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貿易伙伴征收額外所謂“對等關稅”,結果不僅造成全球市場“雞飛狗跳”,美國自己也出現了民眾哄搶雞蛋、企業原料缺貨、海關系統“宕機”等諸多混亂。
面對無理霸權行徑,我國以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手段,堅決反制并奉陪到底。如此淡定,底氣從何而來?
“新買家”
——多元化市場
以風靡全球的中國玩具為例。當前,美國市場近80%的玩具產自中國。由于美國濫施關稅,許多公司找不到其他價廉物美的供應渠道,只得掙扎于漲價或虧損的兩難境地。一位美國洛杉磯的玩具店老板算了筆賬,關稅漲到145%,她店里暢銷的熊貓玩偶就要被迫從32美元漲到80美元,消費者根本承受不起。這難道意味著中國玩具“出貨無路”了嗎?
事實上,海關數據顯示,美國市場占中國玩具出口總額的比例已經從2006年的47.7%降至去年的26.5%,幾乎“腰斬”。取而代之的是新興市場。近年來我國對東盟和中亞地區的玩具出口量不斷攀升,份額逼近美國、歐盟兩大傳統市場。2024年,我國玩具對吉爾吉斯斯坦出口總額同比增長高達86.6%。
“新買家”們正在重構我國外貿老板們的生意版圖。一季度,我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0.9個百分點。
“新空間”
——超大規模國內市場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成績單”顯示,我國經濟發展迎來“開門紅”,GDP同比增長5.4%。消費市場活力滿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4萬億元,同比增長4.6%,比去年一整年的增速快了1.1個百分點。
仍以玩具市場為例,近年來,國潮消費、首發經濟、谷子經濟等新業態層出不窮,引領內需消費新風潮,玩具企業市場增量不斷擴大。《2025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去年國內市場玩具(不含潮流玩具)零售總額超970億元,同比增長7.9%。
國內市場規模大、成長快,加之各項政策和平臺企業協力推動“出口轉內銷”加速,更多外貿優品將“絲滑”走進千家萬戶,純外貿企業有望借此完成渠道多元化轉型。
“新動能”
——產業轉型升級
放眼整個中國制造業,全球153座燈塔工廠有62座矗立于此,一條條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忙碌運轉,演繹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變,讓“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這句話有了具象化的表達,也為中國經濟的光明未來更添底氣。
玩具產業也不例外。泡泡瑪特太空Molly在巴黎供不應求;“智能+”積木從廣東走進中東……以自主品牌為主的一般貿易如今已成為我國玩具“出海”主流方式,去年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65.51%。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AI、大模型等新技術、新應用在玩具制造中也更加普遍。在生產全國超八成潮流玩具產品的東莞市石排鎮,當地全力打造的潮玩AI設計打樣中心,讓“48小時完成打樣、72小時進入量產”成為可能。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手握新買家、新空間、新動能,底氣十足的中國經濟受得起狂風驟雨,抵得住貿易寒流,也終將讓世人見證“海納百川”的從容與堅定。
總策劃:孫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謝婷
監制:呂騫
策劃:申佳平 李佳
文字:申佳平 方經綸
攝像:關萌
剪輯:張曉宇
設計:鄭美鈺
包裝:趙晨
專題:《財米油鹽》——你的財經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