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孫紅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特別是美國肆意加征單邊關稅,破壞中美經貿合作,但我廣大外貿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各項穩外貿政策持續落地見效。
盛秋平介紹,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預測,4月份以來的出口總體延續平穩增長的態勢。為幫助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廣大企業需求,及時解決困難問題,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已出臺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持續豐富穩外貿政策工具箱,適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重點包括:
一是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4月22日,商務部會同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幫助外貿企業拓內銷、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的“一攬子”政策,通過“政策+活動”雙輪驅動,對受到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加大市場渠道、國內消費、財政金融、服務保障等四個方面支持力度。首先,將加大“真金白銀”的支持力度,推動“三增三減”。“三增”就是政府增加財政資金投入,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內貿險支持。“三減”就是推動減免困難企業的房屋租金、展位費、流量費,降低外貿企業內銷成本。商務部正在全國開展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主要內容是“1+10+N”,即:舉行一場啟動儀式,聚焦前10的外貿和消費大省,舉行系列重點活動。4月13日,已經在海南舉行了啟動儀式,外貿優品中華行地方站的活動陸續開展。積極推動汽車、家電、3C、家裝等外貿企業加入“以舊換新”支持范圍。在輕工、紡織服裝、食品等重點行業深入開展產銷對接、品牌對接、渠道對接,發揮地方、協會、電商平臺、大型商超廣泛參與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眾志成城,共同應對外部風險挑戰。
二是幫助開拓國際多元市場。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昨天落下帷幕,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2.4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創同期歷史新高。將繼續發揮廣交會等龍頭展會的平臺作用,加大國內展會費用減免優惠政策支持,加強國際展會外經貿資金幫扶,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開拓環境。還將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多公共信息服務,編發外貿促進信息、國別貿易指南等,為外貿企業提供相關國家營商環境、供需情況等信息,不斷完善海外貿易服務體系。
三是加強貿易金融支持保障。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和覆蓋面,讓外貿企業更有底氣去接單。指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發揮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推動低成本資金直達小微外貿企業,優化對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服務,豐富工具箱。
四是加快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去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成為穩外貿的新動能。面對外部形勢的變化,加快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創新發展,上周,國務院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我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到了178個。將推動新設綜試區盡快落地見效,同時大力開展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品牌培育、國際合作等專項行動,推動綜試區建設提檔升級。
“我們正加力提速推動電信、醫療、金融等重點行業領域開放,積極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盛秋平說,下一步,將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擴大進口,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打造成世界共享的大市場,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高水平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