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加強對經典文本的理解和詮釋。對經典的準確理解與正確闡釋,是發掘財富與形成共識的基礎,也是創造新經典的必要準備。詮釋中需要善待經典,深入理解經典的靈魂,掌握其淵源,悟得其精髓;詮釋中同樣需要剔除經典之中受時代局限、逐漸褪色失效的東西。經典總是必須持續不斷地被閱讀傳播、匯集整理、詮釋接受、稱引崇奉,才能成其為經典。
再次,要考慮如何吸取與弘揚經典文本中的精髓,作為我們新時代發揚光大的思想庫、動力源。比如,要讓經典文化和經典文學重回大眾懷抱,讓人們自覺地喜愛,可采取通俗化的方式,揭示經典的內在意蘊,將經典盡量推向最大化的普及,實現與現實生活的對接。
當然最好的保護是發展,是創造,是讓我們文化典藏的寶庫越來越豐富。僅僅只有保護和傳承,終歸是被動的,積極開拓創造,不斷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醞釀新的經典,為人類貢獻更多更好的杰作佳釀,為世界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思想、力量和信念,才是更有意義的事。這就需要我們不為積習所弊,不為時尚所惑,既自覺地守護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承中國文化的思想與智慧,又觀照時代,引領社會,這樣才能使我們文化和文學的參天大樹更加根深葉茂,蓬勃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