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大基地”強保障。移民搬遷過程中,把重點放在特色產業發展上,讓產業留人,用產業鼓起搬遷戶的“錢袋子”。依托肉雞、生豬、核桃、蔬菜等優勢產業,縣上著力打造5000萬只肉雞標準化生產基地、百萬頭生豬標準化基地、“一線五路”30萬畝良種核桃基地等“十大產業基地”,著力壯大華茂、民樂等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十大基地”帶動更多的移民搬遷戶脫貧致富。圍繞打造5000萬只肉雞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商鎮王塬、土門鎮土門村等村附近建設標準化肉雞生產基地,帶動移民戶新建現代化疊層籠養雞舍和玻璃鋼標準化雞舍。圍繞建設312國道沿線4000畝設施蔬菜基地,以武關鎮南坪村、鐵峪鋪鎮東川村、棣花鎮萬灣等村為重點,以商洛民樂公司等4個公司為龍頭,建成4000畝設施蔬菜基地。竹林關移民安置點依托桃花谷、州河北采摘園發展旅游三產,鼓勵移民搬遷戶開辦農家樂20余戶,這些農家樂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竹林關魔芋加工廠采取“企業+基地+搬遷戶”模式,在石槽溝月鳳、洼口、陽河3個村承包已搬遷出的群眾土地1000多畝,建成魔芋種植基地,年生產、加工魔芋3000余噸,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253名搬遷群眾在種植基地和魔芋加工企業務工就業,搬遷群眾年人均增收7300余元。(丹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