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記憶是父親的形象。她和爸爸一起去理發(fā),舉著棒棒糖坐在爸爸的身后,發(fā)現(xiàn)鏡子里剪了頭發(fā)、剃了胡子的這個人“越來越像以前的爸爸”。
有些記憶是她的經(jīng)歷。爸爸領著她在門上貼春聯(lián),還讓她登上了“媽媽從來不準我上去”的屋頂。在那里,她騎在爸爸的脖子上,抓著他的雙手,看了一場熱熱鬧鬧的舞龍燈。
而“好運硬幣”則是貫穿她整個新年最美好的記憶。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诔σ梗概畟z一起包起了湯圓,并且把一枚硬幣塞進一個湯圓的餡里。
“誰吃到它,誰就會交好運喔!”爸爸笑瞇瞇地對毛毛說。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抱著碗,把熱騰騰的湯圓一個一個地喂到她的嘴里。當然,他也想辦法,讓女兒吃到了那枚小小的好運硬幣。
“一開始,這只是一場游戲,但父親的確是在用心地進行這場游戲,很用心地寄托自己對女兒的祝福。”余麗瓊說。
在安徽長大的余麗瓊,從小家里就有把硬幣包進湯圓里的講究。當她在一個下午非常偶然地想到,可以把好運硬幣寫入《團圓》的故事中時,她突然發(fā)現(xiàn),這枚小小的硬幣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內(nèi)容,包括祝福、思念、愿望,“全部包容進去”。
孩子只能體會出其中團圓的高興,可大人讀起來卻覺得有一點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