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充滿無數離別和相聚。這便是候車室的命運。
抵達候車室或者離開候車室,一般情況下,我的情緒很少會有特別異常的波動。我已習慣一個人在候車室進出。
旅途上,沒有人一起見證和分享熱鬧、快樂、寂寞、平靜、孤獨……固然有些落寞,但是也不見得就都不好。我有時候甚至還有些喜歡這樣的出行。這樣的旅途,可以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煩躁。不少朋友也曾表達過類似的體會。
一個人在路上,安靜地看車窗外的景致。山川、河流、樹林、房屋、行人、牲畜……漸次出現,又漸次消失。
看著這些很長時間沒認真察看過的事物,久別重逢的感受,油然而生。
那種感受,很安靜,很內心,也很溫暖。
在安靜中,腦袋靠著背椅,目光自由自在地,或遠或近地延伸,思維隨之穿梭在清楚和夢境之間。這種暫離世俗的感覺,很美妙。
但是,無論是搭乘火車還是汽車,終將會抵達終點站,終將會再次進入候車室。人總會要再次走進熙熙攘攘的人群,進入到揮之不去,擺脫不了的喧鬧。
所有的旅途,終將會結束,而新的旅途也將重新開始。
另一個地方,也許就在我們抵達的不遠處,或者在我們將要前往的背面。
南轅北轍,未嘗不是出發和抵達。
汽笛拉響。汽笛在那一瞬間,覆蓋了所有聲音。
我敢肯定,所有的汽笛都有它們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色彩。
正如所有候車室,都有它們各自獨立的聲音。(商洛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