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性感的最私人的地方除了床以外,恐怕就是廚房了——這是菡閣新書《情愛廚房》開篇語里的一句話。
于是你可以想像,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遇了,相識了,既不能立即上床,又不能呆立在大街上,干啥好呢,那就吃飯去吧!吃飯大概是一對男女發(fā)展戀情的最好時機。先就吃什么討論半個小時,然后去哪里吃,然后點什么菜,然后互相討論口味,口味就像品味,如果胃口相當,兩個人自然會有知音之喜,接下來便可以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等等等。木瓜和瓊瑤,互相報來報去。
在菡閣的《情愛廚房》,你將看見一對又一對的飲食男女,他們一邊愛,一邊恨,一邊盼望,一邊埋怨,一邊吃,不吃是不行的,不吃就不能留得青山在,不吃就少卻許多良辰美景。
在制作這本書的過程中,菡閣與王崢,兩個好朋友,一個寫字,一個做菜,一個想像情節(jié),一個研究菜式。為了做出一份接近完美的水煮魚,她們抽出一個周末飛到重慶,空運回來酸菜與泡辣椒;湯里的火腿腸,則來自遙遠的哈爾濱;沒有經(jīng)過藥物催生的黃豆芽,卻是王崢在無數(shù)個菜市場精挑細選,眾里尋它尋回來的,普通的家庭主婦都未必有這份耐心和細心。一本書,成就了一個美食家,也成功造就了一個烹飪家,既然做菜做到這個份上,王崢的家?guī)缀醭闪伺笥芽诒鄠鞯乃椒坎损^,而她自己,干脆順便考取了一個廚師執(zhí)照,不為什么,就為這個不是一般的興致。一個寫得順暢,一個做得高興。為了這些美味佳肴上鏡漂亮,她們又各處搜尋別致的廚房用具、杯碗碟盤,一道菜的用心,豈止千言萬語。
這不是一本菜譜,也不是單純的愛情小說,不是簡單的說故事——在菡閣的故事里那個做菜的女子,在爐火前咬著牙慢慢地等,一把妒忌、五錢怨恨、半匙悲涼,火爐上湯鍋里五花肉在慢慢地燉,身邊有一個男人在慢慢地胖起來,他變得容易滿足了,他不再急于離開她了……在這個小故事的結(jié)尾,王崢會細細地告訴你,這罐罐肉的做法——怎樣去其腥氣,怎樣使之著色,怎樣熬至其軟潤芳香,最后再配上“麗嘉紅顏容”,一種產(chǎn)自法國南部的紅酒。
由此你將面臨的這一本《情愛廚房》,將會很好看,很好吃,且很好用。每一個情愛故事后面搭配小女子廚房絕技,清清楚楚寫明了做菜的材料、工序、作用、效果……嗯,老話仍然有道理,留住他的心,留住他的胃,如果實在留他不住了,起碼可以讓他在今后的五十年內(nèi)慢慢回味:一只蛋餃的芬芳,一份罐罐燜五花肉的濃香,一道蝦仁蟹子燴豆腐的美麗……回味是可以上升到無窮無盡的境界的,因他如果失去這些美味,就失去為他在廚房忙碌的那個美好身影。
正如菡閣自己所說:廚房終于慢慢衍變成了一個情愛事件的多發(fā)地,和廚房的對話也漸漸衍變成了一種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情愛記錄。或許愛一個人,我們可以由她或他滯留于廚房的時間長短來斷定,要滿足他或她的身體、討他或她的歡心,就先滿足他們的口舌之欲。而這口舌之間的欲望和沖突,在人的一生當中,竟然占據(jù)了無比重要的地位,情和欲,婉轉(zhuǎn)于其間,不可替代,不能分離。
好吧,如果愛,就帶他(她)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