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人民文學》第三期的短篇小說《伊琳娜的禮帽》,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作者鐵凝把故事濃縮在機場和機艙,從細枝末節入手描繪人物百態,生動地表現了特定環境下人與人的關系。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剛離婚不久的“我”與表姐結伴去俄羅斯旅游,途中表姐戀上了一位男子,“我”遂于表姐分手,選擇了提前返程。在飛機上遇到了帶著兒子薩沙旅行的少婦伊琳娜。伊琳娜帶著一大堆行李,手上還勾著一個禮帽,那是給丈夫的禮物。可是頭上的行李艙里無法安置這個大帽盒了。前排的一位瘦男人見狀就把這帽盒塞到自己上方的行李艙了。故事就從這兒開始了。在九個小時的行程中,“我’目睹了瘦男人與伊琳娜的種種曖昧;莫斯科大款與兩位年輕女子的調情打鬧;兩位同性戀男子的齷齪舉動。作者觀察細致入微,描寫準確生動,語言風趣詼諧,每每讓我笑出聲來。小說的主人公當然是伊琳娜和瘦男人。如果僅僅描寫他們的調情,展示他們情感中的不光明,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小說的神來之筆是結尾部分。飛機到達終點了,伊琳娜與瘦子形同路人,而且搶先一步離開。瘦子打開行李艙發現了伊琳娜遺忘的帽盒,于是緊緊追趕。遠處停機坪上伊琳娜與前來接機的丈夫緊緊擁抱。瘦子怔在一旁,他既不便上前,也無意破壞伊琳娜的家庭。原本不愛管閑事的“我”見狀從瘦子手里“搶”過帽盒,交給了伊琳娜。伊琳娜卻把碩大的帽子扣在了自己頭上,遮住了半個面孔。薩沙知道“我”目睹了母親與瘦子在機上的行為,立刻用手指放在嘴邊輕噓一聲,暗示“我”成全。“我”明白薩沙的托付隨即飄然而去。這一段描寫非常精彩,它讓每一個人都升華了。瘦子的良心未泯,“我”的善解人意,薩沙的天真老成,伊琳娜的愧疚尷尬都躍然紙上。故事從禮帽開始,又從禮帽結束,禮帽貫穿始終,牽引著故事的發展。情節十分緊湊,前后呼應非常自然,且無絲毫斧鑿痕跡,顯示了作者在結構上的匠心獨運。
其實,鐵凝并不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此前我也不認為她的作品是一流的。但是《伊琳娜的禮帽》確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