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事文學》2012年第5期“小說世界”欄目發表了林小彬的中篇小說《二十郎當歲》和海鷹的《雪后畢竟是晴空》,后者為非軍旅題材小說。《二十郎當歲》通過“我”的三年軍校學員生涯和在軍校編輯部與學員梁島等人的交往,展現軍校學員的成長歷程。小說主要以學員梁島的變化提示我們要辯證看待年輕人所犯的錯誤。梁島違反學員規定,與駐地中專女生談戀愛,導致女孩父母找到部隊。經過“我”和隊干的耐心工作和暗地里的幫助,梁島渡過了這一難關,畢業前順利開展了個人攝影展,并向組織遞交上青藏高原的決心書。小說主題用敘述者“我”的話就是,“年輕人不要怕犯錯誤,更要敢于改正錯誤”。小說表現了現代青年軍人在遵循職業規范、尋求軍人職業理想與個性追尋之間的艱難磨合,時代氣息濃厚。
《橄欖綠》2012年第4期為“慶祝建軍八十五周年暨武警部隊重新組建三十周年專號”,小說部分發表了董廷松的中篇小說《戰友太耳》、張立江的短篇小說《盤旋》、洪源的短篇小說《星空帶我去看你的臉》。
《戰友太耳》也是一篇典型的軍營成長小說,講述富家子弟“我”因為心儀女孩的漠視、父母的冷戰,在迷茫中走進部隊。班長對“我”的無私幫助、警犬太耳在班長退伍后對我的依戀,讓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和歸屬感。最終,“我”的成長帶來了父母關系的好轉,心儀女孩也開始重新審視“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小說細節真切充沛,“我”與太耳的親密接觸頗為感人,讓我們感受到軍營的特殊天地對年輕人品性的凈化與鍛造。
張立江的《盤旋》是一篇在現實表現上頗有力度的作品。小說同樣以第一人稱為視角展開,講述“我”在老班長被確認為烈士后到他家鄉尋找他的親人的故事。小說將倒敘與插敘相結合,以略顯悲抑的語調呈現一位軍中無名英雄的形象。老班長各方面表現優異,曾有望提干,卻因為未婚妻的一封信被取消資格;為守護彈藥庫不幸犧牲在要塞的坑道里,因無人知曉被當做失蹤對象長達二十年;他的未婚妻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孩,并且一個人在貧困與羞辱聲中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撫養大。小說以盤旋在“我”頭頂的古怪的聲音首尾呼應。這古怪的聲音代表了老班長不寧的心事,也在欲求我們對部隊基層老兵、無名英雄們應予更多的關注。《星空帶我去看你的臉》試圖通過中尉李在邊防團連隊的生活場景與他未婚妻在某內地繁華都市的生活場景的交叉蒙太奇來凸顯軍人的職業理想追求,但小說語言修辭過于刻意,有造作之感。
總體而言,近期軍旅題材中短篇小說加大了對當下軍旅生活的觀照,尤其注重對青年官兵情感生活的表現與書寫,時代氣息濃厚。但也必須注意,對軍人情感生活的表現必須與軍人的總體生存環境、生存狀態、價值追求等結合起來,避免“愛情加職責”、“職責大于愛情”等簡單化的敘述公式,塑造更為鮮活、生動的當代軍人形象。(新華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