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表現乏力、業績虧損的中糧地產為了補充流動資金,一口氣將其金融資產這根“稻草”拋售,套現近億元。
拋售“稻草”
日前,中糧地產發布公告披露稱,為補充流動資金,近日公司已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出售其持有的中匯醫藥44.28萬股、江西銅業96.04萬股、中國寶安2.52萬股及招商銀行531.56萬股,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本次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稅后凈利潤約9900萬元。
“盡管業績斷層的中糧沒有提及這筆套現資金的具體流向,但從其近期一系列動作中可以窺到中糧地產正在利用各種渠道增加對地產業務擴張的資金保障,不得不打起深寶恒時期留下的金融資產的主意。”有分析人士如是猜測。
中糧地產2009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凈虧335萬元,比去年同期盈利下降103.31%至1.0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002元,同比下降103.57%。截至報告期末,在建擬建項目共8個,占地面積213.49萬平米,規劃總建筑面積165.92萬平米,期內公司無新增住宅項目。
對于商品房開發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減少59.96%至11,361.11萬元的原因,中糧地產方面解釋為:“報告期內達到結算條件的商品房面積較同期減少。”
盡管主業務表現不佳,但是中糧地產在其參股金融題材方面前景較好。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匯醫藥442,818股(占中匯醫藥股份的0.387%)、招商銀行10,242,746股(占招商銀行股份的0.070%)、江西銅業960,392股(占江西銅業股份的0.032%)、中國寶安24,000股(占中國寶安股份的0.003%),總價值約為1.4億元,為中糧地產提供不少收入。
讓市場有些措手不及的是,中糧地產突然拋售其深寶恒時期留下的金融資產用以補充流動資金,與此同時,為了支持經營發展,向金融機構申請多筆貸款用于發展公司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大股東支持
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地產業務上市平臺,中糧地產的最大優勢在于其央企背景和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市場猜測,中糧集團豐富的地產儲備資源無疑成為中糧地產的“蓄水池”。
今年8月初,中糧地產發布公告稱,中糧集團擬將中糧地產作為集團住宅地產業務發展的平臺,并采取多種形式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住宅地產項目注入中糧地產。
事實上,早在2006年,中糧集團曾承諾,將以深寶恒作為整合及發展中糧集團房地產業務的專業平臺,并逐步注入優質資產。
2007年8月,中糧地產通過向原股東配售股份募集資金,收購中糧集團旗下天泉置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以及廈門鵬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2008年6月,公司再次收購中糧集團持有的天泉置業有限公司剩余49%股權;2008年10月,市場傳言中糧集團擬向中糧地產轉讓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9家住宅類房地產公司的股權,這9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40萬平方米,不過直到目前尚未有下文。
目前,中糧地產的項目遍布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沈陽、廈門等城市,“公司除了在京廣深滬等重點中心城市儲地外,還跨地域開發天津、成都、廈門、長沙等發展空間較好的二線城市,并開始涉足土地一級市場開發領域。”中糧地產內部的相關人士透露稱。
據消息稱,中糧地產的發展目標似乎不僅僅在在公寓和工業地產領域,而是要全方位擴展,市場傳言中糧集團正在整合旗下地產業務,考慮將住宅、酒店、商業、寫字樓、公寓再度合并。
除了將上市公司作為住宅類資產地產開發平臺外,中糧集團對中糧地產現金流也給予了慷慨支持。2009年8月,繼去年向中糧集團申請了20.67億委托貸款之后,續申請借委托貸款15.75億元,用于發展公司在北京順義區后沙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