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開發商在用盡學位指標時會告知業主,但也有開發商明知已經沒有學位指標了,仍打著“買房送學位”的旗號誤導消費者。
生源多導致學位不足
東莞自去年實行公辦中小學免費讀書的新政策后,社會報名生源急劇增多,城區很多中小學新生學位供給嚴重不足,部分業主反映即使符合條件,學校也承認其子女有學位指標,但由于學位不足而無法解決入讀的問題。
家住陽光澳園的張女士就曾受到類似的困擾:“當初在買房就是沖著孩子有入讀公校的學位指標才買的,誰知我們去指定學校報名,卻被告知學位爆滿,沒法為我兒子安排入學。”
專家支招:
繳納教育配套基金
如何才能獲知樓盤有沒有公辦學校學位指標?東莞南開實驗學校副校長杜興滿表示,按照現行政策,要摸清樓盤是否有指標,可以參考一個指標:開發商有沒有及時繳納教育配套基金。一般情況下,繳納了這筆錢的樓盤都會有一定的公校學位指標。
為了避免開發商誤導購房者,華師嘉瑪高中部校長陳道育建議,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樓盤學位指標廣告進行定期檢查和監督,有指標的樓盤必須每個招生季節前進行學位指標的公示。
教育局:購房前先到轄區教辦了解學位安排
東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購房可以入讀某某學校”,只是噱頭,在日后實際操作中不一定能兌現。
目前,教育部門對房地產樓盤業主子女入學問題的處理方法是:購買了房產但沒將戶口遷入的業主子女,原則上回戶口所在地接受義務教育;如果樓盤所屬學區內公辦學校有充足學位,可安排已辦理房產證并已入住的業主子女入讀;辦理了房產證,但仍未入住的購房者子女,在學位不足的情況下,原則上不予解決。如果想通過購房入讀某學校,最好先到轄區教辦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