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開發商或退地
令開發商們擔心的不僅僅是目前部分樓盤短期的小幅降價促銷。種種跡象顯示,上海房價的下跌范圍會更廣,跌幅會更大。搜房網曾在上周統計,6月份全市有七成樓盤降價促銷,但依然有66個樓盤的銷售業績為“零”。
搜房網負責上述統計的人士說,他們曾對上周末參加購房團的購房者進行過調查,發現大部分購房者認為房價還會繼續下跌。而根據他們組織的9條看房線路的實際情況來看,樓盤的成交量和開發商的降價幅度成正比,只有大幅降價的樓盤,才有可能會賣得好些。
同策咨詢機構資深分析師倪曉玲說,反彈將在三季度以后才會出現,而且開發商的降價幅度至少會達到20%,這是因為樓市新政給購房者的成本至少增加了20%,開發商只有降價20%以上,才能讓消費者的購房成本和新政前一樣。
這一說法得到了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等人的贊同,只是后者預測的市場調整周期會更長,可能要延續到明年年中。
上述房價調整的趨勢,將令開發商手中剛購的地塊“破發”風險進一步增大。一家于去年拍下某“地王”的開發商說,現在幾乎每天都“被開走一輛奔馳車”。
薛建雄說,現在的情況和2008年時非常相似,如果房價進一步下跌,很多高價拍地的開發商就有可能會退地。根據他從業內聽到的小道消息,此前被中海高價拍下的長風地塊,就有可能被退。
不過,上述消息為中海地產內部人士所否認,根據該人士的介紹,中海地產對此地塊非常重視,此前曾集中人力完成前期規劃,并慎重征集案名。目前樓盤短暫的降價,還不足以影響到公司對上述地塊的操作。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從上海市建設交通委員會獲取的部分項目開工資料顯示,諸如綠城、中建等大開發商去年高價購買的部分地塊已經獲得施工建設許可。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說,去年購入的大部分地塊所建成的項目面市將在兩年以后。大部分擁有充足資金,大開發商不會盲目退地;但是,那些資金緊張的開發商不排除有退地的可能性。(楊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