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金九銀十”即將到來,但上海的開發商和購房者對這一傳統銷售旺季早已沒太多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對上海地區開發商、購房者和經紀人進行的信心調查顯示,56.5%的開發商認為今年“金九銀十”不會到來;依然看好“金九銀十”的開發商僅占5.1%。59.7%的購房者也認為,在新政作用下,傳統“金九銀十”效益不會顯現。針對上海樓市的這一調查恐怕只是眾多城市信心指數的一個縮影。樓市新政目前已實施超過120天,面對“金九銀十”,開發商和購房者的心態有什么變化?他們將上演一場怎樣的對決?
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在今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說,未來房企將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決定是否降價。展望今年的“金九銀十”,應先了解各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然后才能了解促銷力度。
對房地產公司的財務狀況的解讀,券商普遍認為房企財務狀況相當不理想,這和房地產研究機構的看法有所不同。那么地產商真實的財務情況究竟如何?開發商的資金能夠撐多久?《每日經濟新聞》采用WINDS的部分統計數據,并聯合中原地產對房地產公司上半年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調查。
上半年2/3房企經營現金流為負
券商認為房地產公司缺錢,主要是因為開發商的高負債率和眾多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值。
記者根據WINDS統計數據發現,已經公布中報的約90家開發商中,接近2/3的公司經營現金流是負值,其中包括萬科、金地、招商這樣的知名地產巨頭。這一比例幾乎與2008年年中時相當。
五合國際智庫總經理鄒毅說,經營性現金流多反映的是開發商的銷售情況。如此眾多的開發商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很有可能是因為開發商的銷售額增長幅度趕不上正常開支的增長水平。
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師鐘星爍認為,開發商的現金回籠速度明顯在放慢,而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項目卻沒有減少,這可能是導致上半年眾多開發商現金流為負值的主要原因。
約90家開發商中,約1/3經營性現金流和投資性現金流均為負值。鄒毅說,這可能是一些開發商在銷售業績下降時,依然在繼續購買土地。
不過,上述現金流為負值的情況,在9月份后會可能會改變。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說,萬科、招商等公司七八月份的銷售業績高于上半年平均值,且近期開始減少了土地購買,因此下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很有可能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