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憲說,此次北京采取了社會組織作為中間橋梁,來輔導業主們成立業主大會,是一個很好的創舉。而且承擔這項職責的必須是非營利的公益民間社會組織,業主會有很高的接受度。
業主大會負責人每年將輪訓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各區縣政府要有計劃地加強對住宅區業主大會負責人、業主委員會委員和工作人員的培訓。每年要通過政府組織、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等形式,分層次、有重點的對業主大會負責人、業主委員會委員、工作人員輪訓一遍。
同時,各區縣政府還要結合轄區實際,組建業主大會輔導專家庫,發揮專家在業主大會規范運作中的專業指導作用。“被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也可以從這個專家庫中挑選專家,來指導業主大會的成立,或是培訓業主大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
資源支持
組建所需經費納入政府預算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這些社會組織將在新業主大會的籌備、組建、運行的全過程給予指導。在籌備和組建的過程中,提供政策和實操的指導。而且將來業主大會成立后,政府還可以繼續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委托社會組織對業主大會的運作進行評價。
購買服務的錢從哪里來?對此,《意見》中已明確規定,各區縣政府要將住宅區業主大會建設所需的經費,納入政府年度預算,保證規范業主大會運作的工作順利開展。”
《意見》要求,各區縣政府要充分整合行政資源,明確各相關部門在業主大會組建中的職責分工。同時要建立考核機制,把業主大會的組建、規范運作納入部門、街道的考核內容。
業委會居委會共享公共資源
昨天出臺的《意見》還明確,將建立業主大會與社區居委會的良性互動關系。
社區居委會應當協助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指導、監督業主大會開展工作。業主大會應當主動接受社區居委會監督,召開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會議,應當告知居委會,并聽取意見。
對業主大會違反法律、法規的決定,社區居委會可以提請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予以撤銷。
同時,業主大會與社區居委會還將共享公共資源。業主大會與社區居委會共享住宅區內活動場所,為開展社區活動提供場地,協助和配合社區居委會開展有關社會治安、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務。
“比如,小區內的公共場地、綠地或會所,可以提供給居委會,進行一些公益性的活動。社區居委會的會議室,也可以提供給業主大會開會使用。”市建委物業處處長郭彥利說。
■ 現狀
不足三成小區有業主大會
本報訊 統計顯示,目前北京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成立率僅為28%。
在社區問題專家北野看來,業主大會成立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業主的參與率低。實現對公共部位和共有設施的管理,單單一個或幾個業主是不行的,必須成立業主大會,由業主大會作為主體來管理。
物業管理專家舒可心認為,除了新業主大會成立難外,一些已經成立的業主大會,也暴露出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比如決策不公開透明,業委會把自己當成了小區的管理者。這些業主大會沒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反而讓沒有成立業主大會的小區不愿意去成立。
“北京這次出臺的意見,可以說是房改10年來,有里程碑意義的試點。”北野說。
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表示,業主大會作為業主共同管理物業共用部分的法定組織,已經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主體。“社會管理最基本的單位是社區,社區組織結構中,業主大會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業主大會,社區組織結構的大盤子就是不完整的。”
張農科說,住宅小區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高低,與業主大會有著直接的關系。比如一些小區會面臨著房屋建筑的養護與維修,而只有成立業主大會,才能使房屋建筑得到及時養護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