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者:
一方面是穩定老業主,另一方面有一波降價呢,它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也算是為這個(樓盤)做一個廣告。
解說:
事實上,眼下在很多大中型城市已經有不少開發商都在采用補償老業主的方式,來安定大家的情緒,例如在去年的12月,上海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就在兩個樓盤下調售價的同時,拿出了高達6億元的資金補償給老業主,這也創下了目前為止中國房地產市場補償的記錄。同樣的做法在去年12月22號的《廣州日報》上,也登載了一篇珠海開發商補償老業主的新聞,這家開發商在媒體上刊登通告稱,他們要主動對老業主進行總額7000多萬的差價補償,這也是廣東首例公開要給老業主降價補償的樓盤。開發商慷慨老業主歡心,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差價補償到底會對樓市的健康發展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2011年12月19號的《羊城晚報》就以《補償老業主或扭曲樓市信號》為題,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文章認為,這樣的補償某種意義上就是讓購樓者敢于高位出手,因為即使房價降了也有商家補償,這實際上給市場一個不怕降價的信號,不利于房價回歸合理價位。
華東師范大學房地產系華為:
誰先把價格降下來回到合理水平,誰先把當地的需求一網打盡,但你別忘了,當他打盡以后,其他人恐怕有一段時間就吃不飽了。
解說:
面對房地產市場仍然不夠清晰的局面,一些開發商采取了主動降價補償的策略,而另外一些地產商則相信自己的判斷,去年11月7號,長沙的一家地產公司就公布了安心購房絕不降價,降價雙倍賠差價的信息,引發了長沙樓市一片嘩然。而我們在網上搜索“保價開盤”你會發現,有相同想法的并不是少數。但是地產商的這些承諾最后是否能真的兌現,如果真的無法兌現是不是又會產生一個又一個情緒激烈的“房鬧”,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今年5月2號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4月份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4月份中國百個城市的住宅均價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出現了下降,而在政策調控依然堅決的背景下,樓盤如何保價,房地產的補償、承諾是否又會引來更多的“房鬧”,在此背景下,我們今天報道的杭州出現的“房鬧”的確需要認真加以關注。
白巖松:
對“房鬧”的出現評論我發現是截然分成兩個不同的陣營,一個是市場經濟派,認為既然是你在市場經濟的環境當中你買任何一樣東西就要承擔價格波動的一個風險,沒必要去鬧,而且不值得同情。另一派認為中國不是一個純粹的市場經濟的關系,政府的介入很深,又有政策的調控,因此應該去想辦法,這也當然就很奇怪了,我們注意到有“房鬧”就明確地說,我們就是要鬧,讓政府出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中國很特殊的現象,很多人在罵政府,但是另一方面又都在依賴政府,房子價格漲要去找政府,不行,房子價格降了又要去找政府,不行,政府也挺難當的。接下來就連線一位中國社科院的經濟學博士,看看他是哪一派,馬光遠先生。馬光遠您好。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
你好。
白巖松:
您是市場經濟派覺得不該鬧不值得同情,還是覺得中國有特殊的國情?
馬光遠:
我想中國是兩方面應該來嚴格來講都不很是很準確,我們應該說在中國總是存在著兩種現象,第一個我們老是強調市場經濟、契約經濟,每個人都應該尊重簽訂的契約的條款,你既然買了房子以一定的價格買了,那么你應該承擔維持下降的風險,當然你可以獲得上漲的收益,但是同時我們又聽到另外一句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個在中國很多問題上我們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