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位于西安西郊的土門是商業繁榮地區,現在無論從城市總體形象還是居民居住條件來說,這里都稍顯落后。如今這里即將迎來新生。昨日,市發改委、財政局、規劃局、棚改辦等相關部門對《西安市蓮湖區土門片區綜合改造規劃》進行討論,在進一步調整、完善之后,將上報市政府批準、實施。
土門以土門村得名。 解放前是一片農田,解放后拓建了團結南路、漢城南路等大的街道,興建了電力機械、鋼鐵、機床、油漆、建材等行業的大中型工廠企業,在國家“一五”、“二五”期間,發展成為新興的工業區。
隨著時代發展,這里面臨著交通堵塞、城市環境及風貌落后、人居環境不佳、各類生活配套缺乏等諸多問題。作為西安的西大門,土門片區的綜合改造將有利于加速發展街區經濟,促進蓮湖區經濟結構的調整轉換,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民生與人居環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岳華峰在昨日的調研、討論中表示,目前,各方面基本條件已經具備,可以加快推進這項工作,同時要求高標準做好改造項目的規劃。
土門片區處于高新區、灃東新城、經開區、大興新區的重要銜接地帶,西起阿房宮路,東至西二環、勞動路,南起豐慶路、昆明路,北至大興新區,與漢長安城遺址接壤。規劃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
綜合改造擬分三步走,通過產業立區、規劃引領、項目帶動,以建設西安城西功能新區為目標,重點發展以商貿服務、文化旅游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和商務服務、高技術服務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形成西安商務商貿新中心。
擬于今年完成總體定位、發展戰略、城市規劃編制等各項前期工作,全面啟動綜合改造工作。2016年,完成區域內企業搬遷改造,基本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建配套建設,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國內知名企業集團分支機構入駐發展,建成3~5條特色街區,稅收過億元樓宇超過10座,新增就業人口5萬~8萬人,商貿新區、宜居新區、生態新區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規劃區內增城市支路19條
現在的土門堵車是常事,規劃方案充分考慮了這里的道路交通狀況,擬在規劃區內部增加城市支路19條,考慮公共停車場等靜態交通規劃。
目前,土門片區內道路網骨架已基本形成。現狀道路大部分為城市交通干道,例如東西向的大慶路、昆明路等;南北向的棗園路、漢城路、西二環、桃園路等。
在規劃方案中,規劃區外部交通可通過三橫三縱的主干道,與外部快速路及城市主干道順暢對接;規劃區內部增加城市支路19條,充分考慮公共停車場等靜態交通規劃。將具有拓寬條件的支路、次干路提升道路等級,將現狀通道、斷頭路打通形成支路。經過調整,道路網密度由原來的13%提高為18%。
在軌道交通方面,土門片區內共涉及1、5、6、12號4條地鐵線網,可有效疏解地面交通壓力,同時結合地鐵站點布局公共服務用地,支撐商圈建設和片區改造。
人均綠地面積將達3.7平方米
西郊綠化不好是很多西安人的印象,在改造方案中提出,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居住質量為目標,建成以公共綠地為中心、道路綠色和唐城林帶為紐帶、企業廠區和居住區綠地為節點的綠地系統。本次規劃綠地面積將占總用地10%;人均綠地面積為3.7平方米。
建公共服務設施完備的居住區
昨日,記者在利君制藥集團西生活區看到,一些居民區還住著共用自來水和衛生間的老舊房屋。在改造中,將通過對大量棚戶區和舊住宅區的改造,使城市基礎設施延伸到各個區域,形成完整的系統。
改造中,將注重舊城區的更新改造,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完備的居住片區。共規劃13個特色區域,9個居住區,同時布置中學14所,小學2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