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3.15億元,用于解決以藥補醫、回歸公益性質等。這83.84億就用到這五個大的方面。
在醫改方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新農合方面,盡管投入的力度很大,但是監管薄弱,確實需要加強。全省104個縣區落實新農合管理編制1038人,實現在崗1834人,10個設區3個成立了市級合療辦,編制3人,全省平均1名縣級合療辦工作人員需管理約2.55萬參合農民,管理經辦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存在監管風險。人員不夠,工作經費不足,我們對這個問題感到擔憂。
下一步的建議:一是實施管理體系建設。重點解決各級新農合經辦機構和人員編制問題。二是開展縣級新農合經辦中心業務辦公用房建設。三是落實各級新農合經辦機構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爭取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新農合這個事情是長久之計,不是今年干了明年就不干了。
“三公”支出公開工作的進展如何?
張啟鈞委員詢問:近年來,因公出國、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等“三公”支出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請問,2011年我省“三公”支出公開工作的進展如何?今后,如何進一步加強“三公”支出管理?
省財政廳副廳長王范儒回答:
2011年我省公開了2010年省本級“三公”支出總體情況,這也是繼北京市之后,我省是公開“三公”支出的第二個省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和國務院領導的肯定。今年我們擴大到43個部門,相關部門在今年的7月份公開了2011年本部門的“三公”情況,在本次常委會批準省本級決算之后,我們將公開2011年省本級“三公”支出總體情況,下一步的工作我們會同各部門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壓縮“三公”經費。一是強化,二是完善,三是加強,四是公開,五是改革。
一強化,就是嚴格預算編制,強化預算約束。也就是預算一經確定,執行中不再追加,同時要將“三公”支出預算決算在報表中單獨編列。二完善,就是完善相關的辦法和制度,比如說完善因公出國的雙控制度,完善規范公務接待的標準和辦法。三加強,就是各部門要在管理上下工夫,在挖掘潛力上做文章,加強內控制度,加強內部的管理,這方面省級有關部門也有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我們要總結推廣。四公開,就是加強公開的步伐,擴大公開的范圍,通過公開來促進我們各部門加強管理,節約和控制“三公”支出。五改革,就是要大膽探索,積極試點,加快公車貨幣化改革的步伐,通過改革壓縮和節儉經費。
違反財經法規問題屢查屢犯,根源何在?
劉斌委員詢問:從每年在省人大常委會上作的審計工作報告來看,違反財經法規問題存在屢查屢犯現在。這種現象將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一、屢查屢犯問題產生的根源何在,如何杜絕屢查屢犯現象發生?二、了解審計結果整個落實的監督情況,審計廳是否有專門的監督機構,人員和條件保障,如何健全我省審計結果整個落實監督機制?三、我省建立審計問責機制情況,在每年的審計決策中是否對直接責任人提出處理處罰意見?追究責任,處罰人員情況?
省審計廳廳長屈方方回答:
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體制和機制方面,總體上上是財力與事權不夠匹配,在需要辦的很事情面前,資金供給不足。部門預算安排基本支預算還不夠充分;基層財政特別是縣、鄉一級財政財力不足,支出壓力較大。各級政府間的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以及政府間的收入關系有待進一步理順,轉移支付方式方法需要改進。這些體制和機制不完善性,成為一些問題屢查屢犯的重要要原因。比如超預算支出的問題,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問題。配套資金不到位的問題,預算和專項資金不能及時下達撥付的問題,挖擠上級財政收入的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