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18日發(fā)布的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53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上漲,占比達到75.7%。這一數據意味著什么?房價會不會再次大幅上漲?政策會怎樣應對?百姓該如何應對?
一線城市房價環(huán)比全面上升
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一線城市房價全面呈現上升態(tài)勢,其中,北京環(huán)比上漲最多,為0.8個百分點。上海、廣州和深圳也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漲,且漲幅全部高于10月份水平。
從今年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化情況看,1月份未出現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2至5月份房價環(huán)比上漲城市均為個位數,7月份房價環(huán)比上漲城市達到50個,6至10月份的其他月份環(huán)比上漲城市均為30個左右。全年房價“低開高走”的態(tài)勢十分明顯,在年底更是達到頂峰。
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原因何在?亞太城市房地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謝逸楓分析指出,部分大中城市房價連續(xù)6個月上漲,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人民幣的升值與國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推出增強了人們的通脹預期,股市不振,投資房地產抗通脹成首選;二是市場購買力旺盛,調控累積疊加效應顯現。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系列微調措施使積壓的自住需求釋放;三是年底全國土地市場回暖,地價上漲導致房價反彈,購房者入市信心堅定;四是海外融資渠道寬松,低成本融資。部分房企完成銷售任務,資金已經不存在壓力,后期調整價格節(jié)奏,因此價格出現上漲。
明年房價會不會漲聲一片?
業(yè)內專家在接受采訪時均指出,11月雖然有53個城市新房環(huán)比上漲,但漲幅均未超過1%。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1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上漲的城市有25個。11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2%,漲幅比10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個。
小幅上漲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價的總體形勢。
社科院近日出臺的《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fā)展報告(2012—2013)》指出,2012年為鞏固樓市調控政策,中央堅定不移地繼續(xù)加大政策實施力度,多次重申抑制不合理需求,堅持限購等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放松,但只初步實現抑制房價快速上漲目標,沒有實現最優(yōu)目標。報告認為,2013年住房市場總體趨勢是穩(wěn)中有進,大穩(wěn)定中有小的震蕩。并稱,2013年中央的房地產調控面臨諸多挑戰(zhàn)。
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莫天全認為,在未來的10~15年間,房地產仍然會是中國的朝陽產業(yè)。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速是支撐房地產需求的重要因素。2013年樓市調控政策將趨穩(wěn),開發(fā)商推貨積極性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成交趨勢保持良好。
房地產調控仍處關鍵期
央行剛剛發(fā)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66.6%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31.3%的居民認為“可以接受”;2.1%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對下季房價,預期“上漲”的居民比例為29%,較年初提高11.3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10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如此,專家對明年政策有什么預期呢?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從政策層面看,明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繼續(xù)管好供需兩端。即必須一如既往地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要堅持調控方向不動搖;同時對于合理的改善型需求,也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秦虹認為,明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包括城鎮(zhèn)化與調控政策,但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貨幣政策。
李稻葵指出,新一屆政府在房地產方面,不僅會延續(xù)過去的一些調控政策,比如說限購,還會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比如說房地產稅,甚至于在某些地區(qū)適當擴大土地的供給,用擴大供給的方式來應對價格上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