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年底,進入了一手房交樓高峰期。不少購房者卻驚訝地發現,其房屋的精裝修不但質量問題叢生,而且價格虛高,甚至同一個樓盤號稱2000元每平方米的裝修和二期號稱700元每平方米的裝修看起來幾乎無差別。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每平方米2000元的精裝修房,造價頂多1000元,差的不過400~500元。而光精裝修這一個環節帶來的巨額毛利潤,便可以覆蓋一套房子從拿地開發到售賣整個過程一半的毛利。
“我們先一批買的房子,開發商號稱裝修標準2000元/平方米,可是后面幾批賣毛坯房,開發商號稱加700元每平方米就可帶裝修。”購房者金先生告訴記者。
每平方米裝修2000元
與700元“幾無差別”
記者了解到,金先生所說的這個樓盤號稱每平方米2000元的裝修以及700元的裝修在購房合同中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合同中對于裝修部分只是很簡單地寫明“有什么”和“沒有什么”,并沒有詳細列明所用的裝修材料等級以及品牌。
上述樓盤的裝修質量也引起了眾多業主的微詞。在金先生屋中,記者發現,該樓盤的浴缸是塑料做的,而地面多處門檻石有崩壞,門框用手掰開來,里面的板材看上去就像紙做的一樣。而飄窗和洗手間臺面的大理石居然出現多處坑洞。在現場負責維修的工作人員表示,損壞嚴重的門檻石會換,但是對于存在坑洞的大理石,無法更換,只能“用一些石粉填平”。
對此,有業主氣憤地說,“精裝”現在成了“驚嚇”。
業內揭秘:精裝修環節
貢獻賣樓一半毛利
“開發商的裝修成本肯定是要低于普通百姓的裝修成本的。”一位知名品牌中央空調供應商告訴記者,“以我們品牌的中央空調為例,供給開發商的價格至少比普通用戶采購便宜25%,電器的折扣力度相對小一些,建材的折扣力度更大。一旦配備了我們的中央空調,該樓盤對外號稱的裝修價格就肯定在4000元/平方米以上,但實際上僅就中央空調這一塊,成本也就是250~300元一平方米。
“開發商對外號稱的裝修價格,水分至少有一半以上,做精裝修房,利潤至少一倍。”一位裝修公司的經理表示。
標準缺失 壓價成風
“毛坯房是有相應驗收機構和標準的,但是精裝房卻沒有驗收的機構和標準。”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何榮新表示。
“裝修都是由開發商自己來驗收的。”記者從房地產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開發商內部根本沒有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同時,由于地產行業工程會通過層層轉包,工程采購競相壓價,因此精裝修房中,材料的品質很難得到保證。
對此,廣州筑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國際一級室內設計師陳炳炎建議,業主對于裝修材料的質疑,一方面主要是與開發商的樣板房以及宣傳資料進行對比,看是否一致。另一方面,可以將裝修材料送檢,看是否達標。
律師:合同細節缺失后期維權困難
“如果單價2000元的裝修和后期單價700元的裝修材料和工藝確實一模一樣,業主可以告開發商重大虛假宣傳或者欺詐。”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何榮新表示。
而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欣亮則認為,金先生告開發商虛假宣傳或者欺詐的勝算并不大,“首先,開發商可以說自己兩期的人工和材料有所變動,而當時,金先生簽訂的合同中對于具體的裝修材料的品牌、單價是多少并未有細致的約定。此外,即使成本和宣傳價格之間出現了偏差,開發商也可以認定是其合理利潤。”據其介紹,在精裝修方面,“合理利潤”究竟應該是多少,目前并未有明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