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移民者看來,費用的高低只是一方面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大部分中介組織缺乏自律,也沒有有效監督,導致他們漫天要價之后,并不確保申請的成功率。新快報記者聯系了百度搜索出的9家中介公司,沒有一家明確表示,如果申請失敗,預交的手續費用是否會有部分退還。
因為不信任中介機構,同時也為了節省成本,去年年初獲得簽證的沈富(化名)選擇了自主辦理手續,沒有經過任何中介。各種費用加在一起,沈富一共花了人民幣2.5元左右。
為了收集相關移民信息,沈富建了一個QQ群,到幾個主要移民論壇四處發帖,短短兩周,他的群里就有了300多個準備移民或者已經移民的網友。這個QQ群成為沈富得力的移民助手,“幾乎所有問題,這里都有過來人可以解答,而自己沒注意的問題,也有其他人提出來,引以為鑒。”
靠著網友們互相鼓勵,一向“有嚴重拖延癥”的沈富執行力大增,十個月后的2012年8月,沈富順利拿到簽證,帶著妻子和剛出生半年的兒子一起前往了新西蘭。
水果店、雜貨鋪與中式火鍋
在考過了雅思、拿定主意賣房之后,葛今最后需要考慮的就是去新西蘭后從事何種工作——根據規定,想要在2年后轉為永久居民,葛今必須保證這兩年內自己所做的生意能夠維持。
為了度過這兩年的考驗期,大部分通過創業移民方式前往新西蘭的白領都選擇了開一家水果店、雜貨鋪等等,對他們來說,這種創業活動風險最低,操作起來最便利可靠。在經營兩年后,這些成功轉為新西蘭永久居民的“前中國白領”,可以把自己的店鋪轉讓給下一撥創業者,自己要么選擇繼續在新西蘭呆下去,要么,也可以帶著新西蘭永久居民的身份,回到中國國內繼續工作。
葛今的想法和上述項目大同小異——她想去新西蘭開一家中式火鍋店,“讓廣大移民過去的同胞們吃上正宗的中國火鍋,這個生意應該不至于太爛吧?”
這些想法必須寫進她的創業計劃書,遞交給新西蘭官方。如果對方認可了葛今的計劃,她就可以順利以創業者的姿態進駐新西蘭了。
壞消息是,最近兩年,隨著創業移民的申請者越來越多,新西蘭官方對于創業項目的審批漸漸嚴格,開一家咖啡廳或者雜貨鋪之類的簡單項目被拒簽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同時,洶涌的移民潮也引發了本土新西蘭人的抵制。比如,據媒體報道,來自新西蘭的GreyPower(“灰色力量”組織,新西蘭民間團體)希望奧克蘭市議會能夠采取相關措施,限制移民的增長速度,以保護本地居民的利益。該團體成員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他們所提出的議案并不是反對移民,而是害怕如此迅猛的移民速度會將奧克蘭徹底演變成一所“亞洲城市”,而后迅速“侵蝕”整個新西蘭。
據奧克蘭市議會統計,奧克蘭的亞洲人口到2021年,將會占城市總人口的30%,而在1991年這一數字僅為5.5%,2006年僅19%。
葛今們還是會迎難而上,因為擺在前面的誘惑是巨大的:移民新西蘭后,子女可以立即享受免費教育;獲得綠卡后,全家可立即享受世界上最為完善的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另外還有干凈而不受污染的優美環境、全球100多個國家免簽證……
對于想要“安全感”的葛今和她的朋友們來說,這些誘惑如此強烈,以至于她不得不放棄深圳了。
未知的身份
在新西蘭呆了已經半年的沈富覺得,雖然是創業,但是真正想賺錢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創業移民們用以溝通的QQ群里,大部分人都表示生意難做,寄望于“可能熟悉了解了當地情況和巿場后會好起來”;更多的人則下定決心把150萬貼進去,只要維持得住,熬到年限,申請永久居民權。“有時候覺得像一場賭博,把自己的資產一把‘梭哈’了,就為了那一個永久居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