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阿房宮’消失的原因不再是個謎,因為它將被人工拆除。”對于拆除的理由,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稱,該景區存在違章建筑、不符合大遺址保護規劃要求、經濟效益乏善可陳等問題。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違章建筑,卻在西安市國土、城建等部門的眼皮下,存活了13年之久。另據悉,景區所占土地還涉嫌“以租代征”。
面對即將到來的拆遷,涉事方亦是心態迥異。陜西秦阿房宮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房宮旅游公司)董事長雷應魁則希望能得到土地賠償,讓公司能夠繼續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灃東新城管委會宣稱阿房宮景區違章建設的同時,西安灃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灃東新城管委會的下屬公司)下屬公司——西安灃東地產有限公司將要開工的 “秦時明月”住宅項目,或正是規劃在將被拆遷的阿房宮景區地塊。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灃東地產公司求證時,得到該公司工作人員的證實。
景區13年后被稱“違建”
阿房宮景區建成13年后,卻將面臨拆遷,其背后原因何在?
灃東新城管委會阿房宮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 (以下簡稱灃東新城遺址保護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最重要的原因是景區在遺址保護區范圍內,卻沒按照規定建造,存在不少違規建筑。”
既然是違章建筑,卻為何存在13年之久?對于記者的這個疑問,灃東新城管委會人士解釋稱,2012年11月30日,《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才獲得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
上述管委會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提供的材料顯示,目前的阿房宮景區處于阿房宮遺址的一級建設控制范圍內,建筑高度超過30米,超出了《遺址保護規劃》所要求的8米的高度。另外,《遺址保護規劃》明確要求保證遺址南北景觀視線通廊,阿房宮景區位于遺址區正南方,不符合要求。
阿房宮旅游公司董事長雷應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在進行景區建設時,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許可,并辦理了相應手續。雷應魁先是承諾向記者提供相關手續,后以“有點事,走不開”為由,婉言相拒。
除了 “不符合遺址保護規劃”外,前述灃東新城管委會提供的材料還列舉了拆除阿房宮景區的其他原因,其中包括景區設施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經營不善入不敷出,維護成本大,企業主動要求進行拆遷等。
此外,上述材料還就阿房宮景區選址不當問題作出解釋,稱:“現有阿房宮景區于1995年啟動,當時國家并沒有提出要建設阿房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物保護理念也未要求遺址周邊環境的協調性,按照國家文物局批復的遺址保護規劃和國際古跡遺址協會的相關規定,現有阿房宮景區對文物本體保護構成了威脅。”
土地涉嫌“以租代征”
據灃東新城管委會人士提供的材料顯示,占地680余畝的阿房宮景區,土地均租賃自周邊村子。由于景區經營不善,拖欠土地租金,還曾引發村民圍堵景區大門的事情。
事實上,阿房宮景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年前。公開資料顯示,陜西省茂隆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于1994年春,發起“秦阿房宮”主題公園項目,項目位于西安西郊三橋鎮聚駕莊。
“這個項目是我招來的。”聚駕莊黨支部書記楊懷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1993年冬天和他們談好,1994年元月簽了20年的土地租賃合同。”據楊懷軍介紹:“當時一共出租了200多畝地,一畝地的租金是每年1200元,每5年上調20%。”
上述說法得到了阿房宮旅游公司董事長雷應魁的證實。此外,雷應魁還向記者介紹:“2000年左右,又從西圍墻村租賃了480畝土地,簽了30年的租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