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與報紙摘要》報道,按照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的預想,2012年6月完成40個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程,今年6月底前擴展到500個城市。昨天(6月30日)是這個規(guī)劃最后期限,但進展并不如意。
在2012年6月如期完成了40個主要城市的聯網目標后,住建部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聯網的擴圍工作卻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滯狀態(tài)。事實上,在聯網工作擴圍之初,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就曾表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tǒng)有相當的難度,但要繼續(xù)努力把它建立起來:“加快推進所有地級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與省和部的聯網工作。”
不難設想,一旦全國房產信息聯網,個人名下的房產自然不可能繼續(xù)玩“狡兔三窟”的游戲,由此而牽扯出官員腐敗問題,更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對于房產信息聯網不成,財經評論員葉檀并不意外:“住建部在住房信息聯網時受到幾重打壓:第一地方政府確實不配合;第二它的基礎數據有一定的問題;第三大家都擔心聯網之后會出現一些官員的信息公開,或者是會為未來的房產稅提供依據。”
隨著近期“房叔”、“ 房嬸”的陸續(xù)曝光,少數人占有大量房產的事實被揭開了冰山一角。人們對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期許也更多了一份。而正是這樣的壓力,也使得聯網在地方上遭遇到了更強勁的阻力。根據住建部與地方政府的安全協議,聯網采集的數據僅用于宏觀分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但是這樣子還沒有消除他們的顧慮。其實有一點大家是很清楚,如果說要調查某一個官員住房信息,我們的政府公務員財產是越來越公開透明的,我想有種種辦法可以達到目的,那么阻止住房信息登記并不是根本的手段,只不過阻止一步是一步,所以我覺得最后是一個打壓的過程。”(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