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渭北工業區四個專項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將把渭北工業區打造成“工業化西安的領跑區”、“生態化西安的示范區”,使工業區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達成平衡。通過規劃設計,將解決渭北工業區水資源承載力以及供電、供氣、供暖,工業區現狀交通體系與渭北未來城市發展目標不匹配,工業區域城鎮布局、重點鎮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和集中安置區建設,工業區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平衡等問題。
市政基礎設施:新建改建7座水廠
規劃從區域統籌的角度出發,對851平方公里區域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了系統安排,將主要解決水資源承載問題,其次是供電、供氣、供暖等問題。
規劃新建水廠4座,改擴建水廠3座,通過改造、挖潛和新建等手段,至2020年前,渭北工業區可利用水資源能夠承載190萬城市人口,約220平方公里的用地。引漢濟渭工程投入使用后,可利用水資源可以承載300萬城市人口,約300平方公里的用地。
規劃新建330千伏變電站5座,規劃110千伏變電站37座,解決渭北工業區用電需求。在現有2座天然氣門站基礎上,規劃在高陵裝備工業組團和臨潼現代工業組團各設置天然氣門站一座,解決用氣需求。
交通:有兩條城際鐵路經過
規劃將涇高南路提升為快速路,向西延伸與空港路網銜接,強化渭北工業區與機場的快速聯系。
根據《陜西省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網規劃》,設兩條城際鐵路經過渭北工業區,即西安北客站-高陵-閻良、西安城區-臨潼-渭南-閻良;在高陵裝備工業組團規劃鐵路貨運專線,并在其他區域結合生態廊道預留鐵路貨運線線位。
高速路方面規劃新增西安大環線、西咸北環線??焖俾贩矫嫘陆ㄎ急贝髾M線(即西安北橫線)、涇高南路(即國道310過境連接線);改擴建閻新路、行北大道、桑軍大道、西韓路。在現狀4個高速出入口基礎上,規劃新增高速出入口3個,保證每個組團至少有2個出入口。
城鄉統籌:安置轉移10萬農村人口
擬定集中安置區9處,集中安置規模9.4萬戶,約32.9萬人,用地規模19.2平方公里。具備規模的農村新型社區51處,安置轉移農村人口約10萬人,集約節約土地面積13.6平方公里。規劃期末城鎮化率達到81.5%。
根據規劃,將合理布局教育設施、衛生設施、文體設施和商業服務等設施,共設置市、區級醫院和急救站7所,中心衛生院14所,社區醫療服務中心23處,規劃中學25所,小學38所,規劃區級文體中心12處,農村文化室203所。
生態:建設3條生態廊道
渭北工業區生態安全控制規模為,在對西安行政轄區內渭河以北約851平方公里的區域統籌考慮基礎之上,規劃建設用地298平方公里(包括172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和126平方公里發展備用地),生態安全格局面積約553平方公里。規劃從生態角度科學合理的制定了工業區的建設范圍,有效保證了渭北工業區的生態安全。
根據規劃,渭北工業區還將規劃建設3條生態廊道:渭河生態廊道,平均控制寬度2公里,規劃為生態濕地公園;西咸北環線與750千伏電力線之間的生態廊道,平均控制寬度3公里;西禹高速生態廊道,平均控制寬度1公里。
其余生態用地中保留基本農田,以現有農作物為主,整體形成“階梯狀”布局形式,最中心是道路,然后是防護林地,再向外是農田、生態農場,層層包裹。(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