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不會影響我以后貸款信用吧?”
“不會,絕對符合規定,我公司會出具你在我方投資理財投資房產為目的的相關合同手續幫你提取。”
“聶先生”稱:“最近查得緊,中介要抽成25%,還要審核一下您的賬戶情況。”
“我有點著急,咱們先見個面,再決定要不要簽委托協議吧?”
“聶先生”一聽,十分警惕:“不用見面,我們直接去銀行,可以事后付錢,但要先交3000元的定金。”隨后,記者就收到了“聶先生”的支付寶賬號。
記者又撥通了另一個提取公積金代辦的中介的電話。對方十分警覺地詢問記者戶口,并提醒記者別聲張。這位連姓氏都不愿意透露的中介告訴記者,只需要把身份證號碼發過去,并告知想要提現的金額就可以了,提取公積金手續費是15%,“取得越多價格越便宜,如果取20萬元以上,手續費可以降到10%。”
另一位中介“葉先生”則向記者介紹了“特別靠譜”的公積金套取方式。他表示,其公司名下有一些小房子,可以幫助希望套取公積金的人通過買房提取自己的公積金。由于這些房子在中介手中流轉,提取者能輕易變現,但提取者同樣要按規定付出一定的稅負成本。
為了搞清楚里面的貓膩,記者隨后咨詢了業內人士,這位在銀行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這里面存在著多重風險,只要你遞交了申請資料,銀行工作人員將嚴格核查內容,一旦發現有騙取違法行為,將立即報警處理。”對市民來說,違規騙取一旦被發現,不僅要全額退還支取金額,之前交給中介機構的中介費或者“定金”等也將“打水漂”。
-違規套取公積金操作方式
市民電話預約→向中介提供身份證號、姓名→中介偽造假資料→相約公積金管理中心樓下見面→市民遞交申請資料→向中介支付手續費
-偽造套取公積金方式
一是偽造的外地房產證和發票。
二是偽造的租賃合同。
三是利用他人的房產信息偽造房產證,再通過偽造的身份證、結婚證扮成業主的配偶或共有人來套取。(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