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
推動戶籍改革 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
本報訊 戶籍問題阻止農民工無法享受保障房、城鄉社會保險不能銜接降低農民工參保率,這些方面都是影響農民工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突出問題。對此,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建議,推動戶籍改革、增加就業指導,幫助農民工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
戶籍問題是阻礙農民工享受保障房、城鎮低保的主要障礙。由于制度因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還沒有覆蓋到農民工群體,大多數農民工仍然游離于城鎮住房保障體系之外,只有具有本地城鎮戶籍的居民,才有申請保障房的資格。此外,城市低保審批按照戶籍屬地管理,使得農民工難以納入流入地低保救助范圍,不能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城鄉社會保險不銜接,是農民工參保率低的主要原因。盡管農民工參與城鎮各類社會保險在制度上并不存在障礙,并且對企業繳納社會保險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但是農民工參保率依然不高。由于城鎮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是按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的,而農民工的平均工資遠低于城鎮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所以農民工如果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就要承擔較重的繳費負擔,也相應的增加了企業的繳費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勞資雙方參與城鎮保險的積極性都不高。多數農民工依賴于參加農村相關的社會保險,而城鄉社會保險不能有效銜接,使農民工喪失了更多的權益保障。
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表示,就業是農民工在城鎮生活的最基本需求,農民工能否在城市穩定生活,就業是重要保障。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注重就業政策等宣傳,增加就業特色培訓,切實提高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和維權意識。同時要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根據不同城鎮的主客觀條件,制定農民工進城落戶的具體戶籍政策,從而解決直接與戶籍制度掛鉤的住房保障、城鎮低保、子女教育等問題。這是解決農民工享受公共服務最根本的途徑。
此外,農民工管理涉及部門多、領域廣、基礎弱、范圍大,是一項系統、繁雜的社會工程。政府部門應轉變對農民工多頭管理的方式,完善建立農民工公共服務水平管理體系。同時,搭建起以社區為依托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臺,為農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充分享受城鎮公共服務創造條件。(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