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遇到了來自媒體和消費者的疑問,同樣容量、相同品牌,為什么一杯咖啡,在中國要比在美國貴上許多?
行業專家對星巴克的成本給出了一份清單,一杯售價25元的中杯美式咖啡,大約需要耗費20克咖啡豆以及一次性紙杯一個,按照目前市場較高品質的熟咖啡豆價格100元/千克計算,20克咖啡豆成本2元,一次性紙杯成本大約0.6元,這樣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的物料成本也就2.6元。但其售價基本是原材料成本的10倍。
但這份清單卻忽略了一點,決定一件商品價格的并不只是其成本,更不只是原材料成本,還有品牌、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
喝咖啡還是喝情調?這是星巴克在中國與在美國最大的不同。在中國,星巴克可能意味著一種類似小資的生活方式。而在歐美國家,這個品牌與品味無關,只是一杯咖啡罷了。這種差異不只表現在店鋪設置上,也體現在消費習慣上。在歐美國家,星巴克很少能提供坐下來的空間,消費者大多都是外帶。而在中國,消費者更多地選擇在店內消費。
由此,星巴克咖啡在華經營與在美不同的另一方面也浮出水面,那就是租金成本。而行業專家給出的成本清單顯然沒有考慮到租金的成本。事實上近些年來房價高企的背景下,房租成本已成為大小店家成本中最重的一塊。
店面租金成本在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的成本中能占幾成?對此,尚難查到準確數據。但有消息顯示,房租成本居高不下,已經讓一些星巴克感到了艱難。今年6月,星巴克進入中國的第一家門店關門,原因是房租過高。從星巴克2012年財報中也能看出些端倪來。在中國,一杯售價4.8美元的星巴克拿鐵咖啡的成本中,房租占最大比例,達到26%。
像星巴克這樣的洋品牌也會受到高房價的沖擊,那么國產品牌、中小店家又會如何呢?據說,北京已經有一些小飯館關門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店主發現他們最終是在給房東打工,辛苦一年賺的錢只夠交個房費,租金的持續上漲像個無底的黑洞一樣,吞噬著人們的財富以及創造的熱情。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房租價格已連漲42個月,北京市房租價格更是自2009年3月以來連續52個月上漲。9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3%,其中房租同比上漲4.5%。
不僅僅是北京,在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杭州等城市,近10年來租金過快上漲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去年,美世公司發布的《2011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有10個城市躋身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前100個城市,而這些城市一年前排名都在百名以外。這份報告顯示,這些城市生活成本急速攀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房租的上漲。
2011年,全球房地產咨詢公司高緯環球對全球63個地區、278個頂級購物區進行年度調查,結果顯示,在全球最貴商鋪租金排行榜中,美國紐約第5街排名第一,北京王府井排名達到第16位。而在當年,我國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5分之一。
不要小看房租上漲帶來的聯動效應。租金上漲意味著成本提高,會帶來所有基礎產品的價格提高,比如企業的房租成本上升,商品出廠價格也必然提高。最終,吃虧的依然是消費者。
不僅如此,房租上漲還會帶來擠出效應。近年來數次傳來“年輕人逃離‘北上廣’”的消息,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房價壓力大、房租壓力大。2004年,每月2000元就能租到北京市北三環60平方米的兩居室,而如今這樣的房子的租金價格已經飆升至五六千元。
可是有逃離“北上廣”的,也有重回“北上廣”的。因為很多年輕人在回到中小城市的家鄉之后發現,找工作反倒更加不容易,于是咬緊牙關重新回來打拼。有學者擔心,如果租金上漲的勢頭得不到控制,也許貧民窟的形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