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昨天下午對朝陽區養老情況進行檢查,朝陽區副區長孫其軍介紹,朝陽已經在雙橋建設了一個只能由60歲以上老人購買和居住的適老化社區,社區內的細節、配套設施和管理均會根據老年人的需求進行設計,該社區有望明年春季正式對外發售。此外,第二個同類適老化社區有望落戶常營。
在居家養老服務中,適老化社區建設是本次市人大常委會就《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執法檢查內容之一,執法檢查組昨天到朝陽區部分養老驛站了解情況。朝陽區副區長孫其軍介紹,朝陽區在養老方面的一個重點工作是開展社區適老化建設試點,為此朝陽區充分利用城區小幅邊角地或現狀房屋,優先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包括支持常營2號地市級試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以醫養結合、康復療養為主要特色的適老化社區。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項目運營方處了解到,適老化社區在常營是第二個試點,目前只是有了土地和意向,還沒有進入到規委等部門辦理手續的階段。此前第一個項目在雙橋附近,提供300多套住宅,目前主體建筑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計劃明年春天正式對外銷售。
適老化社區到底有什么不同?項目運營方負責人介紹,這兩個社區和普通的住宅樓相比,“不受第一套房第二套房交多少稅這樣的政策限制”,設計細節上都從適合老人角度出發,比如衛生間都比較大,戶型全部朝南,規劃有公共餐廳、與醫保對接的社區醫護站等。按照規劃,運營方掌握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的產權,小區嚴格限制老年人購買和居住,“不是老人,樓梯電梯都不讓他用,怎么進屋呢,”運營方將據此來限定住宅由老人購買和居住。
孫其軍表示,朝陽區會深入推進適老化家庭改造,“主要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改善居家環境”,他說,目前已累計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安裝扶手1.65萬個、“一按靈”8930個。今年還會在六里屯、八里莊、東風、高碑店、呼家樓、三里屯六個街鄉試點推進適老化家庭改造,進一步增強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
此前,朝陽區已經在潘家園、三里屯街道試點建設了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從而滿足居家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可以提供醫養結合、短期托管、住家照護、遠程巡視等特色服務項目。今年此種探索會在全市鋪開,共建設150家,其中80家會落戶朝陽,“目前已經落實建設項目66處”,孫其軍說,其中已有20家具備試運營條件。在養老照料中心的建設方面,目前朝陽區已經開工建設了32個,還有15個新申報項目,預計年內會實現街鄉全覆蓋,約占全市建設總量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