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1日電 記者手記:杭州“遇上”匹茲堡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
又是9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即將在風景如畫的中國名城杭州舉行。對于世界經濟,杭州峰會將留下怎樣的歷史印記?
2009年9月,記者曾在美國匹茲堡報道第三次G20峰會,在全球金融危機依然嚴峻之時,近距離感受了世界主要經濟體同舟共濟的強大意愿與能量。
杭州與匹茲堡,一東一西,貌似迥異,實有相同:都以工業、文化、旅游見長,都是各自國家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也都處在發展轉型中。這兩座城市兼具悠久歷史記憶與現代化都市景象,而G20峰會的舉行,更增強了它們獨特的創新與開放氣質。
匹茲堡峰會在G20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確立了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平臺的地位,確定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大國際金融機構量化改革目標,啟動了“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框架”及相互評估進程,并就G20峰會機制化等達成重要共識。
七年風雨兼程,從最大的發達國家到最大的發展中國家,G20主席國的接力棒傳到了中國。杭州峰會,將在G20歷史上樹立起新的里程碑。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愈加復雜,增長乏力,風險增大,發達國家在金融和債務危機后的全球調整尚未完成,英國意外“脫歐”、恐怖威脅加劇以及地區沖突都增加了復蘇的不確定性。同時,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分化的影響,世界經濟協調與合作面臨更大挑戰。
在此形勢下,G20杭州峰會將如何為世界經濟“確診”、“把脈”并開出“藥方”?
思路決定出路。自去年正式接力以來,中國作為G20主席國作出各種努力,逐漸形成令全球振奮的中國方案,“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峰會主題關鍵詞內涵豐富,為世界經濟合作拓展了全新的思路和空間。
在全球框架下,中國推動機制創新,強調各國合力在結構性改革、增長與發展等宏觀政策上進行密切而有效的協調;強調繼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促成批準有關全球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等文件;積極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帶動全球邁向更加包容發展的新時代。
正如國際學者所預言,中國作為一個全世界經濟增量與增長潛力最大的新興大國,將在本次峰會上展示領導力,聚焦“最大合作公約數”,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信心與活力。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相信在G20峰會的歷史上將留下“中國時刻”的深深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