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出售車位屬于市場行為,車位優先賣給了業主
前日上午,多位中海龍灣國際小區業主向記者爆料,稱小區開發商低價賣了上百個車位,部分賣給了非小區業主,而且在銷售前也沒有對業主進行公示。
爆料業主懷疑開發商工作人員暗箱操作從中漁利。他認為此舉不僅會炒高小區車位的價格,給業主的利益帶來損害。對此,開發商方面回應,出售車位屬于市場行為。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張翔宇(署名除外)
質疑:開發商賣車位 部分業主表示不知情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中海龍灣國際小區門口。
據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吳女士介紹,開發商是在11月7日下午開始銷售小區車庫車位,據說賣了上百個車位,但是只有少數有內部消息的業主才買到了。“8日,我們在業主群里知道了這個消息,大部分小區業主都沒買到。開發商不僅沒有公示,而且銷售價格非常低,有的車位賣給了非小區業主。”
小區業委會成員宋先生告訴記者,現場聚集的大多是想購買小區車位的業主。小區的車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售過了,不少業主焦急地等待小區繼續出售車位,在今年3月和6月的時候,小區曾讓有意購買的車位的業主進行登記。
根據6月公示的情況,當時有產權的車位價格在11萬元左右,沒有產權的人防工程車位價格在7萬元左右。但是登記過后就沒了下文,一直到11月8日,傳出小區低價將車位甩賣給非業主。
宋先生向記者出示了幾份證據,一個是疑似購買了小區車位的非業主發的朋友圈截圖,內容是“當初龍灣的房子沒買上,今天把龍灣的車位給買了,我也是醉了”,截圖上有合同、車位位置的展示等。
宋先生和其他業主認為,小區賣車位沒有公示,已經是侵犯了業主的權利,同時車位賣給非小區業主,會給小區帶來安全隱患。
車位售價僅為此前登記價格的一半
業主們另一個質疑的焦點是,為何此次出售的車位價格非常低?宋先生告訴記者,根據業主們收集到的證據顯示,這次開發商出售的車位價格對比6月份的銷售價格基本上降了一半,有產權的車位價格在55000元左右,人防車位在35000元左右。
“為什么價格賣得這么低?而且還不賣給業主,這不是利益輸送嗎?”宋先生說。
有業主告訴記者,他已經在網上看到了有出售中海龍灣小區車位的信息,產權車位售價10萬元,不知是否就是此次出售的車位。
業主曹女士說,她于今年3月和6月兩次登記購買車位,開發商一直說出售車位時會提前告訴她,但是她此次也并沒有接到通知。所幸,提前得到消息的鄰居告訴她有車位出售,她才趕過去,但是工作人員卻告訴她沒有車位出售。她一直不肯走,在銷售處等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10時,銷售人員才告訴她,讓她去選車位,曹女士最終購買了兩個人防車位,共花了8萬元,曹女士還向記者展示了她的購買合同。
業主委員會主任吳女士認為,人防車位按理來說不應該出售的,因為這些都是沒有產權的車位,即使出售也應該賣給業主。吳女士還說,“非業主購買了車位,可非業主沒有繳納小區維修基金,將來車庫維修的話,非業主就等于沒有出錢,這公平嗎?”
回應:車位賣給非業主?開發商不置可否
記者隨后試圖找開發商溝通情況,但是據宋先生介紹,中海地產的中山分公司在銷售完中山的項目后已經撤出中山了,目前負責中山業務的是一位呂經理。記者根據中海地產中山分公司在工商部門網站上登記的地址上門走訪,發現公司確實已經撤出中山。
記者昨日聯系到了這位呂經理。呂經理表示,這次小區車位的出售,是一種市場行為。
那么,小區大多數車位到底賣給了誰?銷售前有沒有事先向業主公示呢?
呂經理說,他們今年6月已經對即將出售的車位進行公示,賣了半年多都沒賣出去。此次出售小區車位,也是優先賣給了業主。至于是不是有的車位賣給了非業主,這個問題呂經理一直拒絕回答,稱將由公司專門負責接待媒體的工作人員回復。
截至記者發稿時,并未得到中海地產工作人員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