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院肝膽外科葉華醫生進一步介紹:“免疫性肝炎非常善于偽裝,通常沒有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出現,病人只會出現疲勞、食欲減退、惡心、腹痛、瘙癢及小關節疼痛等癥狀。體格檢查很可能沒有任何異常。”當然,不排除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肝腫大、脾腫大、黃疸等癥狀。
“約10%的患者可表現為急性肝炎甚至暴發性肝炎,并可快速進展至肝硬化。這種狡猾的肝炎還會化裝成其他疾病:如甲狀腺炎、I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那是由于免疫細胞自相殘殺,株連了其他器官造成的。有經驗的醫生通過這些表現,也能順藤摸瓜找到元兇。”
葉華提醒說,自身免疫性肝炎很難預防,但卻可以控制,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極為重要。“35~50歲的中年婦女,一旦出現疲乏無力、惡心、食欲不振、腹脹及體重減輕等肝炎癥狀,還伴有發熱、關節酸痛等情況,或者面部鼻翼兩側出現像蝴蝶一樣的對稱紅斑,紅斑處皮膚有輕微腫脹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到專科就醫,以免貽誤病情,造成肝硬化等嚴重后果。”葉華表示。
非病毒性肝病
增幅高于病毒性肝炎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增強,普通體檢中發現的慢性肝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增幅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增幅。
“患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大部分是中青年男性,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則多為中老年女性。前者與日常飲食不科學不節制密切相關,后者則與環境關系不大,重在早發現、早治療。”王捷提醒,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肝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