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毒食品泛濫
海南產豇豆在武漢查出含有禁用農藥后,合肥又檢測出有毒豇豆。毒豇豆事件在全國持續發酵,各地紛紛采取防控措施。就在此時,海南農業廳官員又曝出"不排除其他農產品涉'毒'可能",使事件平添變數。而在青島,則爆發食用韭菜后中毒事件,經醫院檢查鑒定是因為殘余農藥嚴重超標導致中毒。
【點評】隨著一起又一起有毒食物事件曝光,國人驚嘆"我們究竟還能吃什么"而不是"不吃什么"。當重金屬、農藥殘留已經具有普遍性,"百毒不侵"的自嘲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盡管有部門推責于檢測技術手段的缺乏,但諸多事件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監管的不利。如何從源頭建立可控、可追溯的監管體系,如何建立獎懲分明的政府資助體系,都值得深思。
E早熟門
鬧得沸沸揚揚的圣元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事件雖然后來被證明只是誣陷,但這并未減少公眾對于奶粉業的擔憂。
有報道稱,用人工養殖奶牛產出的牛奶為原料生產的奶粉中含有激素不可避免——我國60%以上的奶牛處于散養,奶牛大多是12個月不斷擠奶,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很難達到規定的產奶量。
抗生素同樣也被廣泛用于奶牛養殖過程中。有專家調查發現,目前我國一般奶牛場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治療的方法就是打抗生素。
【點評】當激素和抗生素廣泛應用于畜禽養殖業,每天喝奶吃肉,就相當于每天吃下一定劑量的抗生素和激素。這樣的局面無疑令人心生絕望。如果政府層面不切實地制定監管條例并予以嚴格執行,那一切都是扯淡。(駐滬記者康義瑤)
記者手記>>>
健康領域之解構主義
■駐滬記者康義瑤
大亂之后必有大治,亂象頻頻的大健康領域或將構建新秩序。
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奶粉行業領域,在即將過去的2010年都顯得格外熱鬧、混亂甚至是荒謬。亂世之治,志在未來。
種種神話破滅
現在搜索張悟本的百科詞條,你會發現這個半年前被民間奉為"偶像"甚至被傳引發綠豆漲價的人物,已經有了個全新的"閃亮"稱呼——偽養生食療專家。他一度把自己包裝成"中醫食療第一人",被人稱為教授神醫、京城最貴中醫。他稱自己的食療方法治愈了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甚至紅斑狼瘡等疑難雜癥。一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個強悍的"綠豆治百病大法",將張悟本推向了人生的最頂峰。太多光環的籠罩引起了部分專家、媒體的質疑,隨著對張悟本身份調查的展開,其神話才宣告結束。
從下崗職工到"神醫",張悟本"角色"的演變,并不是全靠口若懸河的口才,幕后推手的精心包裝、部分傳媒的推波助瀾,再加上公眾對健康養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識的缺乏,都是將張悟本推上"神醫"的重要推手。
而張悟本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此前已誕生過號稱御醫后裔的"劉太醫",宣稱"紅薯可治百病"的林光常,以及同樣被冠以"神醫"的胡萬林,都擁有同樣滋潤的土壤,發跡路徑基本一致。
2010年,張悟本事件塵埃未定,又冒出了另外一個在民間受到無限推崇的新一任"養生達人"——李一。較之張悟本們的"神醫路徑",李一更勝一籌。大談養生、國學的他,不僅虛構弟子三萬,更是號稱身懷"駕馭220伏電"的絕技,再加上借助宗教的幌子,以及利用名人貼金,李一瞬間名聲大震,聚財能量巨大。在方舟子的首發炮轟之后,各路民間力量的質疑爆發,終將大師拉下了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