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的新疆兵團農一師醫院4名護士近日先后感染肺結核病,25日,中新網記者在阿克蘇采訪了被感染肺病的護士,除了病情較為嚴重的徐婷婷還在住院治療之中,其他3名護士在家休息,進行藥物治療。
據記者了解,年僅24歲的徐婷婷今年3月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于8月7日確診為繼發性肺結核左肺上葉痰涂未檢侵潤型初治。住院治療26天后出院,出院在家繼續服抗結核藥物治療。10月14日,由于病情加重,她再次入院治療。
與徐婷婷一起工作的其他三位護士付穎莎、李曉紅、常麗也于今年相繼感染結核病。其中徐婷婷今年8月份病情加重后,再次住院治療。
采訪時她們說,她們4人畢業于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系,入院時體檢一切正常,都分在同一科室工作,2010年9月份,醫院ICU收治了兩位肺心病晚期患者、科室工作人員都接觸護理此病人,要為病人吸痰、翻身、擦身等……而后她們被感染了。
從今年3月至8月,因有人被感染,所在科室的部分同事陸續開始做PPT結核桿菌檢查。讓護士們吃驚的是,檢查結果顯示,有10多名護士診斷結果為“陽性或強陽性”,這使大家感到了惶恐。
其中她們4人是較為嚴重的,付穎莎在當地住院期間療效不大,轉院至新疆醫學院治療了一個月后返回阿克蘇再次治療。4名被感染的護士說,“在ICU病區,消毒通風、護士的口罩、工作服一周才更換。醫院把艾滋、梅毒、結核、血透等傳染性較強的患者也被收入ICU室,患者隨時會有將病毒傳染給她們。
付穎莎說:“感染病源后,醫院停發了我們的工資,和醫療費用,每一個月定期檢查肝功、腎功、血常規、尿常規、血沉、B超、兩個月一次胸片、兩個月一次CT給我們4個身體健康和生活保障造成了困難,醫院應給予工傷鑒定和賠償”。
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讓常麗身心飽受折磨。“每天16粒的各種藥物,空腹口服四聯抗結核藥: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肝太樂、連續吃一年半,現在惡心的受不了,營養還要跟上”。常麗梗咽地說著。
4人中年齡較大的李曉紅,雖然家在外地,但和其她三名同事一樣仍在苦苦期待醫院的補償,工傷認定。每天奔波在醫院和社會勞動保障局的她們,尋求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常麗說:“出院后的各種費用已使她們不堪重負”。
農一師醫院黨工委書記黃學敏接受采訪時說,4名護士感染疾病后,她們立即將收治的重病患者放進干部病房,與ICU隔離,醫院條件有限,ICU的通風確實不太理想,加上醫院接觸的人員比較復雜,難于避免發生一些感染,目前醫院已經給在家休息的護士補貼了800元生活費,讓她們好好治療,等治療好后在來醫院工作。
黃學敏說,另外她們屬于編外人員,醫院對她們醫療費方面不好支付,只能靠醫保,醫保報完剩下的她們自己支付。院方認為她們跟外界接觸也能獲得感染,而對醫院發生感染的可能性避而不談。
困惑的是,4名護士盡管身處感染高發地,但對于感染后是否屬于職業病依然沒有定論。農一師勞動社會保障局馬主任介紹工傷分為三個部分,先是認定,后才能鑒定,然后才能到待遇支付環節。
對于這次護士感染結核之后,新疆職業病醫院工作人員表示,結核病雖然不算職業病,為了保護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各醫院都有相應的規范和防范措施和院內感染的管理辦法。
常年處于結核、艾滋等高感染性醫療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而言,業內人士表示,衛生部門應該出臺措施對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給予各種保障,才有可能免除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