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以前很自信,可現(xiàn)在很自卑。詢問下,她告訴我她的決定或選擇常常受到同學的質(zhì)疑,久而久之,她開始不相信自己了,每次面對選擇都猶豫不定。最近三個月,她天天躲在寢室里不出來,以為不與人交流,就能自信起來了。”近日,小王在母親張女士的陪同下走進黑龍江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講述了她“宅”在寢室里的故事。
從小優(yōu)秀
老師同學都夸她
小王說,她從小在同學們中就是佼佼者,第一批加入少年先鋒隊,并擔任學校大隊長;初中第一批入團,是班級的團支部書記。在小王看來,只要她說一句話,同學們都非常擁護她。每次遇到困難,不用她張口,同學們就會趕來幫忙,“我考試得了第一名,同學們都會贊許我。我穿了新衣服,大家都夸我漂亮。我做的一些班級規(guī)劃,同學們都豎大拇指,說我的思路新,有想法。”老師對她也很信任,班級有什么新動向都和小王商量,只要是小王提出的建議,老師都會中肯地采納。
“我當時在區(qū)里百人演講比賽上都能侃侃而談,毫不懼怕,只要是我說出來的話、做出的選擇,大家都會同意。”最讓小王驕傲的是,她的筆記經(jīng)常被同學們傳閱。老師們都說,小王的筆記就是樣本。
上大學后 沒人稱贊很失落
今年,小王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四川老家考到哈市一所名牌大學,同學們彼此相處得很融洽。小王以為,可以繼續(xù)像以前那樣自信滿滿地做決定、說想法,哪知道換來的卻是同學們的一盆盆“涼水”,“我穿漂亮衣服,有的同學說太土;我整理好的筆記,有的同學說我寫的沒有條理;凡是我認可的東西,在一部分同學那里,都不值一提。”
久而久之,小王開始懷疑自己,慢慢自卑起來。以前,小王的事情從不讓家人操心,可自從連受打擊后,事事都會詢問家人,甚至是買襪子的小事也會如此,“我在學校夜市買襪子,有兩個同學同行,我怕他們笑話我選的圖案,就偷偷給媽媽打電話詢問。有的時候做高數(shù)習題,我在兩個答案中徘徊不定,因怕選錯被同學嘲笑,就打電話向媽媽求助。”
小王知道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了,應該自己做主,可一想到同學們質(zhì)疑的聲音,她就退縮了,“躲在寢室里見不到同學,我能自由選擇,人也輕松下來。但是正如媽媽說的,我即使能逃避四年,以后走向社會該怎么辦呢?”
專家:學會適應新環(huán)境
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副會長、醫(yī)學博士張瑞生表示,想要緩解小王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 勤于溝通 遇到事情,應當學會多與人交流,多聽別人的意見,權(quán)衡之后做出選擇往往要完美得多。
第二 別過度干預 考入名校,家長一般對孩子有很多希望,但也是父母的過度干預,造成了孩子無形的壓力。家長應當多和孩子交流,依據(jù)孩子的特點制訂規(guī)劃。
第三 學會選擇 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家長若不采納,應向孩子說明理由,避免孩子不必要的猜疑。
第四 轉(zhuǎn)換角色 從四川到哈爾濱,從高中升入大學,小王應該學會轉(zhuǎn)變身份,對于筆記受到同學們非議的時候,應該仔細想想,以前的筆記是老師說什么記什么,但是走進大學,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能力,并不是應試的東西都需要記下來,有選擇的記錄才更重要。
第五 適應環(huán)境 到一個新環(huán)境里,小王應該學會“入鄉(xiāng)隨俗”,從語言、飲食、經(jīng)濟、交友等多個方面融入大學,不要活在過去的世界里,多接觸新事物,多敢于面對新問題,才能真正成長起來。(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