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有數百個食品產業,雀巢現在還不知道哪一個能用到這些新發現中的哪項,最終的結果還要在遍布世界的300個“應用組”里接受測試,因為不同地區、不同人種的消費者,在口味上和健康上的要求差異很大。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在谷物早餐、巧克力、通心粉、果汁飲料甚至是寵物食品中發現更多全谷元素。
不論是雀巢還是G eneral M ills,他們進行的實驗和摸索都是有成本的。處理食品,無論是盡量保持其原本天然成分,還是添加其他成分和味道,都會導致相關食品產品成本上升。此外還有其他形式的成本:食品包裝對環境產生的壓力,運輸和勞動力成本,巨頭型食品公司越來越強大對中小企業的扼殺,這種扼殺意味著,大型企業就算提供廉價的“對你有害” 產品,消費者也不得不接受。
可是如果有研發能力的大型食品企業不建設像雀巢那樣的研發中心,政府也不會。前蘇聯人造衛星計劃產生了一種技術研發革命,由政府進行大量財政支持,但必須由私營公司來執行研發。在這種合作下,冷戰時期我們有了互聯網和G PS技術,還有一大批今天我們離不開的電子產品。相比而言,在食品生產領域的巨大飛躍,也要遵守這個合作守則。
本地種植的產品雖然新鮮,但不能滿足發展中國家,也難以滿足飽受時間和金錢雙重壓力的北美中產家庭。但是降低制成包裝食品的價格,提升它們的營養成本是政府和大型食品企業能夠合作完成的,讓大眾吃得更健康,同時減輕體重。(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