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發現,中專學歷、護士出身的張淑俠經常接生,還學會了剖腹產。
袁麗介紹,約1996年底,張淑俠被調到婦幼保健院,并得到路院長重用。后來,她成為產科主任。
在推行新農合政策之前,各醫院搞創收,競爭激烈,甚至有醫院打出“全民招病人”口號。
在婦幼保健院,產科作為龍頭部門,是醫院創收的主要途徑。
婦幼保健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領導稱,張淑俠為醫院發展做了很大貢獻,專業技術也過硬,后來在評選副主任醫師時,因張是中專文憑,還專門向衛生部門打了特批報告。
在很多同事眼中,能成為副主任醫師,本來就說明是技術權威,中專學歷的張淑俠能成為副主任醫師,說明她更不簡單。
這名領導介紹,許多年輕醫生甚至崇拜張淑俠,認為是“醫院技術最好的大夫。”
也有一些老醫生稱,張淑俠其實技術沒那么好,只是比較大膽,一些手術上敢冒險,也發生過多次醫療事故。對于這些內容,婦幼保健院負責人未接受采訪。
曾在婦幼保健院工作過的醫生楊芳(化名)稱,張淑俠醫療事故率高,但醫院考慮她是骨干,并沒處罰她,“這相反保護了她。”
張淑俠2009年時被撤去產科主任職務。富平縣婦幼保健院原副院長黨庚民介紹,當時醫院聯系她救治一名大出血產婦,張稱不在縣城。醫院說派車接,結果她關了手機,“第二天醫院把她撤職了”。
到2010年,保健院要創建省級二甲醫院,需要一定數量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名額。張淑俠被任命為產科副主任。
外科大夫高文平2009年出任產科主任。高文平曾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主要管行政,“業務上的一切活動,到她那就到頭了,她的指示是最高指示。”
【產房“規矩”】
助產士奉命改記錄
“她是主任,我們的最高領導,她做啥我們也不能干預。”助產士司欣后來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據介紹,婦幼保健院的醫生有三個等級,一線醫生主管病人的一般治療,服從二線醫生指導;二線醫生制訂具體治療方案;三線醫生是專家,例如張淑俠。
7月15日,薛鎮村村民董珊珊住院時,一線主管大夫張愛麗,二線大夫是董巧麗。
董珊珊是張淑俠的熟人。她的公公來天祥,是張淑俠小學同學。
按值班安排,三名助產士司欣、張玲和王星星,負責董珊珊的分娩。當晚張淑俠到來,并讓打催產素。司欣后來對媒體稱,她感覺“程序有問題”,但也沒提出意見。
當晚張淑俠不斷向家屬報告“不好的消息”。分娩后,她稱孩子尿道畸形,又稱孩子奄奄一息。家屬亂了方寸,同意交給張“處理”。
警方后來的調查顯示,當晚這個男孩便被張以2.16萬元交給山西人潘某。張與潘相識于2006年。潘曾因販賣嬰兒被判刑5年。
董珊珊產后次日早上,張淑俠讓助產士張玲修改分娩記錄。張玲稱自己在忙。她后來對媒體稱,當時疑惑“接生時并沒發現孩子有什么問題”,她保持了沉默。